南北鎮撫也需要規範。

朱棣揪著鬍子道:“這次靖難,這些內侍倒是立了功,俺想著把他們好好的提拔提拔。”

提拔內侍?東廠?成淵道:“內侍能叛建文,也能叛永樂,陛下還是不要太依靠他們這些,適當便好。”

朱棣道:“你不是還跟俺提拔鄭和嗎,怎麼這會兒又勸說咱。”

鄭和是下西洋的主力,肯定提前提拔做準備……成淵道:“鄭和是個難得的人才,與其他內侍不同。”

朱棣表示,自己今天還要見解縉和楊榮他們,順便把建文這幾年的農業和商業,軍事,政治,有用的都抄出來用著,他要看看。

成淵道:“那建文兩年來的奏疏裡肯定有罵你的,你打算如何處置。”

朱棣想了想,爽快道:“俺不是說既往不咎,過去的事情不提了,他們罵俺的奏疏都燒了就成,只要他們今後為朝廷忠心做事,俺沒那麼小氣。”

成淵也有自己的事情去幹,朱棣問他有什麼打算時,便將自己的計劃一五一十說了。

“陛下,靖難這兩年,你也看到了火器的厲害,這件事可以提上議程,另外你賞給我的城南兩千畝地,我打算把北平時的紅薯,高產水稻,還有玉米拿過來種,建造些大明溫棚。”

朱棣道:“所以?”

“所以,最近臣很忙,可能許久都不會進宮來。”成淵想了想道:“請陛下記得將火器的事情多多重視,臣告退。”

走了幾步,成淵又道:“陛下,其實可以試著稱朕,免得御史和史官又談意見。”

朱棣道:“好,俺知道了。”

俺來俺去的,算了,改不過來就改不過來吧。

“景清那人啊,陛下還是小心些。”

“俺要收天下士子的辦法,你想好了告訴俺。”朱棣提醒。

正要出宮去,東宮的侍衛來傳話說太子有請。

成淵這才想起,自己託朱高熾把自己在北平府的東西帶來了,便跟著一起去了東宮。

…………………………

東宮。

朱高熾坐著,張氏抱著孩子在那裡逗弄,安成和常寧,康寧都在,懷慶公主和駙馬王寧也來看小皇孫。

成淵想著,自己說幾句話立刻就回去辦事情。

“太子清瘦了不少。”成淵感慨的看著,果然胖子瘦下去都是潛力股,笑著說:“修身這事還需要堅持,否則就會功虧一簣。”

朱高熾點頭:“太子妃和姑姑點了幾處戲,當初國公爺也提過的,叫薛平貴與王寶釧。”

成淵道:“我來取箱子。”

駙馬王寧笑道:“國公爺,急什麼急嘛,一起坐下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