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抵抗南軍的辦法(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棣低頭沉思片刻,望向成淵問道:“小子,俺不回北平城,留在外圍需要做什麼?”
成淵道:“王爺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將南軍主力消滅,和他們不停的打游擊,反正就是拖延南軍在戰場的進度。”
拖延南軍的糧草消耗。
給請援軍留夠時間。
朱棣有些頭疼,往日攻打漠北也沒這麼惱火過,兵力少實在是太吃虧。
成淵在地圖畫了兩圈,“現在南軍北上,王爺的燕軍對北方可謂是十分熟悉,這不就是天助?派幾路兵馬切斷他們的糧草運輸,發揮燕軍的優勢,拖垮他們。
如今已經快九月,過兩三個月北方寒冷,王爺切斷他們的路線就可以使南軍無衣穿,無糧吃,將不戰而潰。”
朱棣聽到成淵的安排,左右對比後,決定採取他的方式:“小子啊小子,本王沒看錯你。”
成淵道:“現在需要王爺做出兩件事,一件事安排說客向寧王朱權借兵馬。
第二件事,讓人帶耿炳文直接回北平府守城,必須堅守,那些玉米已經成熟,百姓種的紅薯秧也已經結紅薯,這些就是燕軍將士冬天的糧食,需要收穫安排。”
朱棣拍了拍後腦勺,有些為難的說道:“恐怕朱權不會答應,俺不是很有把握。畢竟本王靖難起兵請他數次,他都避而不見。恐怕不會借兵。”
成淵道:“先文借,若是寧王不借兵,咱們就武借!此刻已經不能再拖延。”
朱棣明白了成淵的意思,好言相勸寧王不聽,那就強行把他的兵給搶過來,他道:“小子,你覺得派誰去合適?
高熾?增壽?還是朱能,張玉他們?”
“大師和我。”成淵笑了。
道衍不就可以,讓這個蚊子般的傢伙去寧王那邊嗡嗡,好好的蠱惑洗腦。
“寧王雖然沒有答應和王爺一起起兵靖難,但他也沒有接受朝廷的安排回京去,所以我們可以試著努力一把,把寧王對朝廷的火苗給點起來。”
朱權的藩地在大寧,東接遼東之地,西接宣府,這裡是兵家必爭之地,況且寧王帶甲八萬,革車也有六千,藩王中除燕王外的翹楚。
寧王朱權也被懷疑,朱允炆把寧王的三護衛給收回,隨後不斷的催寧王回京。但朱權一直遲遲沒有回京,還待在他的大寧。
成淵提示後,朱棣想起寧王朱權有驍勇善戰的朵顏三衛騎兵,還有八萬精銳之師。
倘若能夠將這八萬精兵收歸麾下的話,他所發動的“靖難之役”便又多了一分勝算。
………………
九月初的北平府,正是乾燥少雨的季節,燕王府的百畝別苑玉米已經成熟。
玉米種在這個時代,自然是會有些顆粒不飽滿,但索性每一棵結了兩到三個玉米。
安成望著玉米田邊的朱高熾說道:“大哥,他信中說了什麼?”
朱高熾看了看周圍,將信從袖中抽出道:“這是成先生給你的。”
“說耿炳文已經歸順父王,只是朝廷命李景隆掛帥,南軍五十多萬向北進發。
燕軍攻真定城數次,都沒有把它攻下來,江陰侯吳高又率領人馬開始攻打永平,父王說讓我們守好北平城,會安排人馬回來助我們。”
“安排人馬?難道是成淵?”安成郡主俏生生的站在那裡,看著朱高熾道:“是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