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廣積糧,高築牆,馬上王(第1/3頁)
章節報錯
妙慈庵後院,成淵坐在馬車邊,一條腿吊在車轅邊,晃來晃去。
姚廣孝挺執著。
從屋子出來,朱棣聽姚廣孝說起兵,折騰有半刻鐘,還在扯皮。
其他的不說,眼看太陽已經西斜,朱高煦這暴躁症露餡,被葛誠發現就爽歪歪了。
朱棣心裡有數,轉身告辭。
“大師不必說了!”朱棣搖頭擺手道,“本王知道大師是一片好心。俺是大明親王,又是陛下的四叔,豈能幹出大逆不道的事情來,朝廷並沒對燕王府做出削蕃的事,不能鑄成大錯。”
老和尚見朱棣如此,知道勸說沒用,輕嘆一口氣:“王爺對朝廷忠心耿耿,是老衲糊塗。”
山風鼓盪衣袍,馬車向北平城駛去,成淵專心的駕車。
朱棣看了眼,過了會兒又看了他一眼,馬車穩當的前行,成淵轉過頭,無辜的眨眨眼:“王爺有事嗎?”
這小子,明知道自己想要問他什麼,都到半道了,還跟自己在這裡裝糊塗。
剛才姚廣孝的話,把他說的心裡有些那意思,自從陛下阻止自己進京,朱棣又何嘗不是夜夜失眠去想這件事。
勸他起兵,一次耳旁風,二次心裡就有傾斜,次數多了,就會動搖,再說姚廣孝從洪武二十五年就開始灌輸這起兵的事。
但朱棣就像個老烏龜,時不時的縮回去,這次周王之事就是小導火索。
“小子哎,本王問你,你怎麼看大師說的?”朱棣直截了當問他。
成淵撓了撓鼻子,繼續駕著馬車:“我覺得王爺說的對。”
朱棣:“……”
籲!馬車突然停下,安成郡主被猛的晃了下,只聽外面響起成淵的聲音。
“王爺,這都快入秋了,別苑那紅薯,我一人忙不過來,那幾個菜頭兒年老不中用,借你幾個兵使使?”
好小子,又跟自己提小條件和要求?立馬答應:“到時讓大家都去,俺也去幫你,你趕緊說啊?”
成淵滿意,自己的那幾畝紅薯勞動力成功解決,這才開始分析起來。
“向朝廷議周王罪的事,我和大師想法相同,王爺只管大膽求情,拿你們叔侄親情說事。
至於起兵的事,王爺可知道先帝爺怎麼做的。”成淵把問題拋給朱棣。
“緩稱王,高築牆,廣積糧。”朱棣脫口而出。
成淵點頭,起兵肯定是要起兵的,但是什麼都不準備就敢起兵,就是自己找死。
“我不勸王爺起兵,但朝廷削藩之意已明,王爺雖不願意起兵,也該有所準備!
王妃,世子,世子妃,還有王爺未出生的小王孫,安成郡主和咸寧郡主,高陽郡王他們兄弟兩個,還有常寧郡主。往後都要跟王爺流放,遭罪。
我的意思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早做準備,有好處。”
成淵這話倒是和朱棣的想法一樣了,他燕王府雖然不敢興兵造反,但也不想等著朝廷來一窩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