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章:捐建希望小學,18座!

算下來,這一次下鄉“扶貧幫困”,十幾萬的米麵糧油送出去後,僅僅才收穫兩三百點好感值。

“付出”與“收穫”嚴重不成正比,這讓蘇儀氣憤不已,立刻終止了這項方案。

但,“好感值”還是要想辦法增加的,畢竟那是提升自己權重等級所必須的東西。

為了增長“好感值”提升自己的權重等級,蘇儀臨時改變策略,決定為貧困地區的兒童捐獻“希望小學”。

考慮到建築材料近幾年持續上漲,現在新建一座鄉村小學的造價在20萬元左右。

加上相關的配套設施,一座“希望小學”差不多需要花費30萬元。

30萬元,對於普通的打工一族來說,差不多要在流水線上用電動螺絲刀擰5年的螺絲釘。

但對於蘇儀來說,這就跟他花個三毛五毛的一樣。

畢竟他本人就是一臺“印鈔機”,缺錢用的話,隨便動用一點小能力就能獲得大量鈔票。

對此,蘇儀也是豪氣,一次性捐款500萬元用於改善貧困山區的落後教育。

如果這筆捐助資金全部到位的話,至少可以在山區修建18所希望小學!

按照一所小學平均容納100名學生來算,他捐建的這些“希望小學”差不多可以讓2000名貧困山區的兒童免費接受國家義務教育。

這2000名山區兒童的背後,是2000個家庭。

按照一戶家庭5口人來算,“希望小學”建好後,至少會有1萬人知道是自己出資幫助的他們。

不求自己幫助過的那些人都對自己感激,他們當中能有1/2的人對自己心存好感,蘇儀一次性就能獲取5000點好感值。

要知道,解鎖整個村莊也才只不過耗資1000點好感值。

當然,這只不過是前期的回報而已。

因為每一年都會有大量新生入學。

每一名入學的新生都會被老師告知他們的學校是誰出資修建的,又能收穫一波好感值。

此外,一次性捐建18座希望小學,當地電視臺肯定會派記者採訪和報道的。

地方電視臺的受眾面雖然比不上央視,但畢竟是官方媒體,覆蓋區域還是很廣的。

有了媒體的報道後,會有更多的人對自己的行為表示好感,從而讓自己的好感值迅速提升。

這就像“雞生蛋蛋生雞,生生不息”一樣,從而進入一種良性迴圈,蘇儀就能因此獲得長期的回報。

由此來看,這項投資還是挺划算的。

當然,僅憑捐建幾座“希望小學”所獲取的好感值,是無法幫助蘇儀完成自己的野心的。

他的野心是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上帝”。

說到上帝,這並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權力”的稱謂。

當然,如果你不喜歡“上帝”這個稱謂,也可以將其稱之為,“地球之主”,或者“星球掌控者”。

總之,只是一種權利的稱謂而已。

按照權利的大小。

不,準確來說,是按照地盤的大小,所謂的“上帝”一共可分為10級。

《1級:本星級上帝。》

該級別的上帝,僅能在已解鎖的星球上行使特權,屬於“星球之主”,超出本星球區域範圍後能力就會失效。

若是某一天地球遇到外星文明的入侵,這一級別的上帝是不具備星際戰爭反擊能力的,只能被動地處於防守狀態,而且,能不能防的住高等文明的攻擊還說不一定。

《2級:古史級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