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章:再過兩天,池塘裡的牛奶就該變成酸奶了!

“天啊,這是牛奶!”

看著滿滿一池塘的牛奶,李莎目瞪口呆。

這個城裡來的小姑娘怎麼也沒想到,在南太行山脈的農村鄉下居然存在一片盛滿牛奶的神奇池塘。

看這池塘的面積,裡面至少也有上千噸的牛奶!

即便她是見過大世面的富二代,看到這一幕,也是被震撼到說不出話來的地步。

眼前的場景讓李莎不由想起了上個世紀西方國家著名的“倒牛奶”事件。

上世紀20年代末,西方社會大蕭條,帶頭大哥家經濟出現危機,無數人被迫失業,而喪心病狂的資本家們寧願將牛奶倒入河中,也不願意低價出售給那些等待救濟的窮人。

但仔細一想,這兩者之間的性質好像又有些不同。

發生在上世紀西方帶頭大哥家的“倒牛奶”事件,其主要原因是由於當時經濟崩盤,社會大蕭條所致。

對於很多人來說,牛奶並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生活中的必需品是可以讓人活下去的——麵包。

當時山姆大叔家窮的叮噹響,麵包都買不起了,哪還有閒錢去買牛奶喝?

當市場上的供需關係顛倒過來時,於是問題就出現了。

奶牛每天都要擠奶,不擠奶的話,奶牛憋的話。

但是人們兜裡都沒錢,擠出來的牛奶賣不出去,導致牛奶產量嚴重過剩。

牛奶這玩意兒不像其他農產品,保質期是很短的。

如果不做特殊處理,短短几天時間就會變質。

放在經濟大蕭條之前,懂得享受生活的西方人吃麵包時都要配上一杯牛奶喝,牛奶供不應求,奶農們根本就不愁牛奶賣不出去。

經濟大蕭條之後,很多人都緊衣縮食,不敢再亂花錢了。

市場供大於求,導致養殖場每天產出的鮮牛奶越存越多,眼看就要過了保質期。

雖然奶農們也想將這些牛奶免費送給窮人喝,但是從奶牛場到市場之間是有運輸環節的。

都知道西方國家地廣人稀,去鎮上買包煙都要開車跑幾十公里。

奶農們願意將牛奶免費送給窮人,但是,司機可不願意。

司機不是慈善家,運輸牛奶可以,得給運費,畢竟汽車燒的是油,而不是水。

說到運費,奶農們欲哭無淚。

本來養殖場就已經賠的底朝天了,破產的奶農們怎麼可能還會倒貼錢花錢請人運輸這些牛奶?

想來想去,還是倒掉比較划算。

最終,無數奶農們只能含淚無奈的將牛奶倒入河中,純屬無奈之舉。

而蘇王寨村後這片牛奶池塘,似乎不是人為所致。

因為國內的經濟這幾年還是挺穩定的,牛奶價格節節攀升,持續上漲,市場方面供不應求,根本不會有奶農傻到將牛奶倒入池塘之中。

再者,據李莎所知,整個舊鄉市轄區內好像也就那麼一兩家奶牛養殖廠,而且規模方面也說不上很大,日產奶量頂多幾千加侖而已,本地生產的牛奶根本就不足以盛滿這座池塘。

李莎心想,這哪是正常人乾的事兒啊?就算是腦子進水的智障也幹不出來這種愚蠢的事啊!

“這種瘋狂又無腦的行為估計也只有那個所謂的上帝才能乾的出來吧?”

看著滿滿一池塘的牛奶,李莎禁不住眉頭緊皺:“這麼多牛奶被浪費在這裡,也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