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章:巨蟲時代,史前氧氣大爆炸!(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時間,岡瓦納古大陸上到處是堆積如山的昆蟲屍體!場面宛如地獄。
這些昆蟲屍體腐爛之後所產生的巨量“汁液”慢慢滲入地下,在地質的不斷變化下,漸漸成為了日後的“石油”……
這就是地球歷史上著名的——雨林崩潰事件。
雨林崩潰以後,剛剛登陸地表的兩棲動物同樣損失慘重。
不過,恐龍的祖先“林蜥”卻僥倖存活,併成為這次“天災”的最大受益者。
隨著巨蟲時代的結束,爬行動物成為地球上唯一且無可爭議的王者——一場持續2.3億年之久的爬行動物時代來臨了!
時間的接力棒傳到了二疊紀手裡。
二疊紀是地球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元,也是迄今為止歷史上最殘酷的時代!
上一紀元的雨林崩潰事件,讓陸地80%的森林消失,剩下的成為荒漠裡零星分佈的綠洲。
依靠水源生活的兩棲動物和昆蟲生物不得不故步自封在狹小的綠洲內,物種驟然銳減。
而這時,具有獨特結構的爬行動物站了出來。
爬行動物最大的特點就是進化出了羊膜卵,通俗點來說就是“蛋”。
蛋可以脫離水源產在陸地上,因此爬行動物具備在陸地上長途跋涉的能力,能在不同的綠洲之間來回遷徙轉換。
這片綠洲沒有食物後,就去下一個綠洲找吃的。
不像兩棲動物,無論跑多遠,最後為了繁衍都要回到水中產卵。
爬行動物就不同了。
老子能下蛋,隨遇而安,走到哪,哪裡就是家。哪像你們只能坐井觀天,守著一畝薄田。
正是由於這一特點的存在,爬行動物很快就成為了二疊紀時期的生物主導,體型也從瘦小的蜥蜴變成了恐怖的陸地巨獸,開始了征服地球地表的雄圖霸業……
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適應乾燥環境,植物開始進行新一輪的物種大進化。
石炭紀之前,陸地是蕨類植物的天下。
蕨類植物通常以散播“孢子”的形式進行繁殖,因此離不開水源。
雨林崩潰之後,環境變得愈發乾旱和惡劣,逼著植物不得不改變繁殖方式,於是,第一代裸子植物出現了。
裸子植物最大的特點就是進化出了“種子”。
獨立的種子可以儲存萌發所需的全部營養,比靠孢子繁殖的蕨類植物先進多了。
所以到了二疊紀,以蘇鐵、銀杏、松柏為代表的裸子植物迅速取代蕨類植物,成為陸地植物的主導。
作為一種被壞境逼著進化出來的“新物種”,裸子植物可比蕨類植物巨大多了。
二疊紀之前,陸地上最大的蕨類植物“桫欏”,也才不過一二十米的高度。
裸子植物出現後,蘇鐵、銀杏,和松柏之類樹木輕輕鬆鬆就能長到一百多米,高度相當於30多層樓!場面震撼人心。
就這樣,二疊紀時期的陸地上,出現一座座比石炭紀古雨林更加龐大和壯觀的——“巨森林”!
這,可是真正的巨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