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滅了通敵賣國的晉商八家之後,天啟迅速下令錦衣衛加強對邊牆各關口的嚴密管控,嚴查建虜奸細的滲透和出入。

同時,天啟又和林丹汗約定好,以後雙方互市的所有邊貿關口,都需要明確身份,並拿出雙方統一的信物方能出入。

不管是明國商人,還是蒙古商人,嚴禁與建虜進行任何形式的貿易,否則按叛國罪處置。

林丹汗知道,明國這招對蒙古和女真這種不事生產、鍛造能力低下的民族來說,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不然的話,之前的順義王也不會為了開啟邊貿而不惜發動戰爭。

如果這次明國朝廷沒有答應自己繼承蒙古右翼的市賞,那自己肯定也只能透過戰爭的手段。

所以,他很是贊同天啟的提議,畢竟這是對建虜的貿易封鎖,又不是針對察哈爾部。

而且,打擊建虜也是察哈爾部需要承擔的職責。

此舉,首當其衝受到巨大影響的便是建虜的奸細,以前他們藉助晉商八家的掩護,便可以輕鬆的出入明國的邊牆,從陸路就可以返回瀋陽。

可如今,北面的陸路被嚴密封鎖,想要矇混過關的難度極大。

現在如果還想走陸路的話,就要繞到青海,然後再穿過廣袤的蒙古右翼才能進入相對安全的蒙古左翼地區。

可這樣一樣,至少要多走幾千里路,耽誤時間不說,還要經過察哈爾部控制的蒙古右翼地區,風險同樣不小。

經過衡量之後,最好的方式就只有走水路了,從山東北面沿海,最好是登州府北岸,乘船偷渡到遼東,這樣行程和時間都很短,也可以儘可能的避開明軍和錦衣衛的封鎖。

但是海上情況變化多端,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傾覆而葬身海底。

而且海上也有不少明軍的船隻,一旦被發現很難逃掉,所以怎麼也比不上走堡子裡出關安全。

可如今連晉商八家都被連根拔起了,這條最安全的路反而成了死路。

也不知道為何,這麼多年都好好的,怎麼突然就被明廷給狠狠的掐斷了?真是好生難受。

但這本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情報,所以潛伏在北方的建虜奸細便想方設法的想要儘快回到遼東,將訊息傳回瀋陽。

而且這次明廷出手毫無預兆,不少受晉商八家庇護的奸細受到波及,遭遇到了有史以來最慘重的損失。

可以說,自從先汗讓李永芳安插探子到明國腹地開始,這些年加起來的人員損失,都不及這次的九牛一毛。

因為明國上下太糜爛了,很多權貴都被晉商八家收買了,只要不把動靜鬧得太大,這明國各地幾乎是如入無人之境,各種情報信手拈來,而且根本沒什麼危險。

就算不小心被抓了,花些手段也能撈出來。

可能正是這樣,沒有緊迫感,所以才放鬆了警惕,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導致損失如此慘重。

雖然這次重創了建虜的情報機構,但天啟並沒怎麼興奮,反而對駱思恭道:“連咱們大明京畿都快成了建虜奸細的後院,錦衣衛的職責任重而道遠啊。”

“這次抓住的所有奸細,一定要嚴加審訊,務必將潛入我大明的建虜奸細一個個的挖出來。如果願意主動投誠的,按照其功,可從輕發落、既往不咎,甚至是予以重賞。”

“是。微臣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