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將滿桂和黑雲龍被派出去後,天啟就已經開始調兵遣將以應對建虜的報復了。

因為他很清楚,只要明蒙聯軍沒有被蒙古左翼各部給擊潰,皇太極就不可能坐視不管。

這是一個社團大哥應有的擔當,不然這社團以後就沒法帶了。

只是不知道皇太極會進行多大力度的報復,全軍出擊的可能性應該不大,畢竟不是入寇,沒必要如此的興師動眾。

而且對於皇太極來說,此次的首要任務是救援,其次才是報復。

而救援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快,不然,不但喀喇沁部有危險,其他各部也會蒙受損失,天啟不相信在這種情況下,皇太極就不擔心蒙古左翼部落會又轉而投靠林丹汗。

所以皇太極沒有太多的時間準備,這樣一來,就不可能動員太多的兵力,而且還要以騎兵為主。

天啟的這種判斷也得到了孫承宗和袁可立的認同,他也放心了不少。

隨即,天啟調令遼軍總兵趙率教、祖大壽各領一萬騎兵入關,至喜峰口。

祖大壽先率軍出關口,北行與滿桂建立聯絡,雙方保持呼應。

而趙率教暫時駐留喜峰口,伺機而動。

同時,在西北面,天啟又調令去年十月因戰功就任陝西巡撫的楊肇基率軍一萬五千至密雲後衛做好準備,並將參將曹文詔也調至其麾下,使其總兵力達兩萬。

曹文詔這半年來一直在剿寇,幾乎每戰必勝,畢竟這個時候的流寇剛起事,還未成勢,根本不是曹文詔這種悍將的對手。

唯一的遺憾是隻斬殺了王二、王嘉胤、王自用等幾個匪首,天啟最熟知的高迎祥太滑溜,不知道逃到哪裡躲了起來。

錦衣衛也出動了不少人四處搜尋,也沒有查到其蹤跡。

雖然有些遺憾,但天啟並不是很擔心,除非這貨不出來,一旦冒出來,老子就是一頓狂風暴雨般的胖揍,不留任何餘地。

你逃得過初一,總逃不過十五。

恐怕高迎祥自己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一個農民,就是鬧了點事,動靜也沒有多大,就引得皇帝親自關注,不知是該感到榮幸呢?還是該高興呢?

不過再怎麼說,如今的高迎祥還只是一個小角色,所以眼下最大的威脅還是建虜。

在濟爾哈朗帶著一眾貝勒率領八千建虜精銳騎兵進入科爾沁部時,天啟已經給他準備好了總計近七萬的大軍,而且幾乎都是大明精銳。

也許有人會覺得天啟此舉是自尋死路,竟然放棄關內堅固的城池防禦,主動跑到廣闊的蒙古草原與善於野戰的建虜對抗,實則舍自家之長,讓建虜能更好的發揮出長處,是不智之舉。

其實,天啟並沒打算和建虜進行決戰,所以這七萬大軍的主力幾乎都是騎兵,機動性強。

而且,他也給所有主將下了命令,不要求你們任何人消滅多少建虜,並建議對建虜沒有五倍的兵力優勢,最好不要與其正面硬拼。

以遊鬥,打擊蒙古左翼投降建虜的部落為主,疲憊建虜之師,削弱他們在蒙古左翼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