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主動出擊(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林丹汗本想著,雙方出動小規模的偵察隊伍去刺探情報就可以了,這樣也不會引起大規模的衝突。
可是,一旦集結軍隊去進攻投降建虜的蒙古各部,建虜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必然會出兵征討。
現在察哈爾部剛在蒙古右翼安定下來,他是不想刺激建虜,然後被建虜趕著跑的。
天啟知道林丹汗會有這種想法,於是指示出使的禮部右侍郎道:“據我們東江鎮刺探的情報,建虜今年的收成並不富裕,他們屯積的糧食堅持不了太久的時間。”
“前年的天啟六年,努爾哈赤還在世的時候,西略蒙古喀爾喀,劫掠甚眾。”
“去年的天啟七年,皇太極出兵朝縣,也收穫頗豐。”
“今年皇太極又出征察部故土,因大汗遷至蒙古右翼,劫掠已大不如前。”
“然建虜不事生產,要養活遼東幾百萬人,每年所耗甚大,若不繼續劫掠,根本難以為繼。”
“如今,朝縣、喀爾喀等剛被劫掠,並且已向建虜稱臣,其他蒙古各部也多數向建虜投降,不好再行劫掠。”
“按照建虜慣例,明年很可能會再大舉興兵,進行劫掠,可縱觀四顧,還能被建虜劫掠的,除了我大明和大汗,還有誰?”
“難道大汗就甘心坐以待斃,甚至將一年到頭辛苦養大的牲畜馬匹被建虜給直接劫了去?”
聽了這些話,林丹汗的心頭凝重,因為確實很有道理。
建虜兇殘成性,每年都會出兵大肆劫掠,現在環顧一圈,還能餵飽建虜胃口的也只有自己的察哈爾部和明國了。
明國還有長城擋著,而且國力遠比自己的察哈爾部雄厚,建虜不一定敢深入明國腹地。
所以,建虜一旦興兵,很可能首先會向自己所在的蒙古右翼地區衝來,這樣的風險最小。
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久,很可能就在明年。
現在已經年底了,距離明年最短只有一個月,最長也只有一年左右,想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積攢多少實力根本不太現實,可能就把牛羊馬匹養得更肥一些了。
到時候建虜一來,這些牲畜很難迅速撤走,搞不好大多都會成為建虜的戰利品。
想到這裡,林丹汗雖然還不願接受現實,但心裡已經基本接受了明國的提議。
不過,他沒有迅速答應,而是故作矜持了一番,然後迅速找心腹大臣貴英恰等人好好的商討起來。
最終商量的結果,自然是和林丹汗自己所想的差不多。
畢竟在三方中,就他們察哈爾部的實力最弱,而且就在長城外面,危險性看起來就最高。
而且按照建虜劫掠的規律來看,很可能明年就要行動,這個時候還不牢牢的抱緊明國的大腿,那真的又要繼續跑路了。
可花費那麼大代價好不容易平定蒙古右翼,就這樣逃跑,人力物力的損失太大了。
而且會對察哈爾部,以及歸順的右翼各部部眾的人心造成巨大的打擊,這是無法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