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皇帝的監督(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邦華在向天啟妥協之後,沒想著敷衍了事,直接從最精銳的先鋒中選出了六千人給天啟。
當這些士兵聽說是萬歲親自給自己佈置操典時,一個個激動萬分。
因為他們幾乎都沒有上過戰場,不知道戰場的殘酷,也就不太關心這些操典是不是真的實用,心中只想著自己這樣的大頭兵,竟然能夠得到萬歲的關注,這是多大的榮耀啊。
這以後說出去,咱可是萬歲教出來的兵,那絕對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啊。
為了進一步加深自己在士兵心目中的印象,也為了讓他們更加賣力,天啟也善於利用自己的身份。
不需要過多的準備,他將這六千人召集起來,然後親自站在高臺上亮個相,再說幾句洪亮的話,頓時引得下方好幾千七尺男兒激動莫名。
其實大部分人都沒有聽到天啟說了什麼,也看不清天啟的容貌,但是他們知道臺上那個威嚴的身影就是當今萬歲時,就足以讓他們無比自豪,這是身份、等級上的絕對壓制。
天啟還準備將自己頒佈的操典、一些激勵的話語刊印成一個小冊子,寫上自己的名字,再蓋上璽印,然後每個士兵發一本。
可能很多士兵連大字都不識一個,但這不要緊,這個小冊子就是身份的象徵,讓他們能感覺到自己時刻與他們同在,是皇帝的親軍,進一步增強榮譽感。
隨即,天啟將六千人進行了簡單的分配,將善於火槍的三個千總部交給周遇吉,另三個交給黃得功,各三千人。
天啟讓黃得功將其中的兩千人作為長槍兵,另一千人作為騎兵。
這三千人的訓練,他沒有做過多的要求,因為他對冷兵器的訓練也不熟悉,直接讓他們按照原來的操典加強訓練即可。
他最主要的還是關注燧發槍的訓練,這是他的強項,又恰恰是明軍的短板,這是由時代眼光決定的。
他將周遇吉單獨叫過來,又讓人拿來一支燧發槍,然後從懷中摸出一張紙遞給周遇吉。
周遇吉展開後,發現上面竟然是燧發槍的操作步聚,被細分成了十五步,而且每步還進行了詳細的動作描述。
這自然是天啟這兩天絞盡腦汁想出來的,雖然不確定是不是和後世一樣,但想必不會有多大差別。
天啟指了指紙上面的字,道:“周卿,這每列前面的幾字,就是口令,以後操練的時候,士兵的每步裝填,都需按口令來。”
周遇吉一驚,有些想不明白為什麼要如此,這不是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嗎?
上了戰場後,火槍兵皆是交替射擊,射擊完備之後立即退到後面各自裝填,要那麼多口令幹什麼?
不過他也不好再向天啟提出質疑,而天啟也沒有主動向他解釋,此舉自然是為了將動作要領標準化、規範化,讓士兵們裝填的時候能夠牢記每個程式的同時,也能夠更加的統一。
這樣的標準程式操練多了,士兵慢慢的會形成本能,裝填的速度也會得到提升。
屆時,不只能進行三段擊,也能夠三排齊射,明軍恐怕從沒有嘗試過近距離三排齊射的威力。
“周卿,你來喊口令,朕做給你看。”
周遇吉臉色一變,連忙道:“萬歲,這萬萬不可,末將也萬萬不敢。”
天啟理解周遇吉的難處,也不再強求,於是將燧發槍遞過去道:“那你先記一下口令內容,然後朕讓他人來喊,你來做。”
“是,萬歲。”周遇吉這才應下,隨即按照口令的內容,快速的記了一遍。
因為燧發槍他已經會用了,只是在操作手法上沒有這般具體,但基本上都差不多,所以記起來很快。
準備好後,一個大漢將軍雙手拿著口令紙大聲喊道:“裝備裝填。”
周遇吉立即用雙手將燧發槍握在身前,左手在槍桿上方,右手握住槍托。
“開啟擊錘。”
周遇吉立即將燧發機的錘頭向後拉了一下。
“開啟藥池。”
將藥池蓋子開啟。
“取出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