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魏忠賢的車駕急速離去,劉僑立即返回錦衣衛衙門,直接找到駱思恭,因為他知道,這閹賊來錦衣衛,很可能就是衝著指揮使來的。

駱思恭沒有否認魏忠賢是來找自己的,但是當劉僑提出要在錦衣衛中,徹查當初田爾耕他們執掌錦衣衛留下的檔案時,卻被他直接拒絕了。

劉僑急切的道:“駱大人,都已經這個時候了,現在是倒閹的最好時機,你還有什麼可顧忌的,難道還想與他們媾和不成?”

駱思恭神情輕鬆的道:“劉指揮,本官已經與魏公公化解誤會,他不會追究本官和犬子在無奈之中對奉聖夫人造成的傷害,而本官也答應他不會參與你們之間的紛爭。”

“所以劉指揮,你要查,本官不會攔著你,但不要把本官的北鎮撫司也牽扯進去就行。”

聽了這話,劉僑頓時氣急不已,有些激動的道:“駱大人,你不是三歲孩童,閹賊的話你也信?若讓他逃過這一劫,等他緩過氣來,你又會有什麼好下場?”

駱思恭冷哼一聲:“之前,本官也是如此的信任你,可你又是如何對待本官的?”

劉僑神色一凝,立即道:“駱大人,你應該清楚,下官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

“身為錦衣衛,我們應當為萬歲分憂,閹黨禍亂朝綱,剪除這些逆賊,不正是我等份內之責嗎?”

駱思恭斥道:“少說這些冠冕堂皇的話,萬歲讓本官重掌錦衣衛,是讓本官操練錦衣衛去對付建虜的,不是讓你們這些人用來排除異己的。”

“剪除閹黨是排除異己?駱大人,你糊塗呀……”

劉僑對駱思恭越來越失望,他沒想到都已經到這個時候了,駱思恭竟然還沒有下定決心去對付閹黨。

可是,駱思恭是他的上官,既然說服不了,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想再用之前的辦法將其拖下水,也不太現實。

無奈之下,劉僑和李邦華一同找上信王朱由檢,三方準備互通有無,一起商討如何在無孔不入的閹黨籠罩下,先開啟一個突破口。

他們深知自己這邊的力量與閹黨相比,相去甚遠,所以要造大聲勢,就要儘可能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京師中文武百官、豪紳權貴眾多,肯定有些人心中對閹黨是不滿的,只是不敢表露出來。

現在就是一個機會,先儘可能的從這些人裡面爭取到一些支援,將聲勢一步步造起來,聲勢越大,閹黨就會越恐慌,到時候加入倒閹行動的人就會越多。

於是,三方分頭行動,去暗訪拉攏京中百官、權貴,哪怕有的人是閹黨也不放過。

因為他們都清楚,很多人依附,甚至加入閹黨,並非出於對閹黨的忠誠,一切不過都是為了利益。

如果讓這些人感受到閹黨的危機,肯定會有人出現倒戈,再用這些人來對付閹黨,將事半功倍。

可是,現在事態還不明朗,閹黨並未出現垮臺的跡象,所以大多數人都選擇了觀望,劉僑和李邦華碰了不少壁,經常連門都進不去。

不過,他們也不是一無所獲,之前被扣下彈劾奏章的幾人迅速加入了進來,並將自己奏章杳無音信的事情講了出來,劉僑和李邦華當即懷疑是被魏忠賢扣下了。

於是,李邦華再起一份彈劾奏章,將幾人的遭遇一併寫了進去。

魏忠賢看到後,又驚又怒,經過一番斟酌,他先將李邦華這份奏章暫扣了下來,然後將之前那幾人的奏章混到今天的奏章中,一併呈送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