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人嚇了一跳,慌亂間手一鬆,夾住鐵塊的鉗子掉落,連帶著燒紅的鐵塊也從鐵砧上掉下來,差點燙到自己的腳。

高小川連忙道:“別跪了別跪了,快起來做你們的事。”

天啟以防再出現這樣的事,立即讓身後跟著的幾個太監和大漢將軍去通知其他人不要跪拜,安心做事即可。

兩個工匠忐忑的站起,然後又重新開始工作,不過,他們雖然還在賣力的幹活,但打鐵的節奏明顯已經亂了。

天啟沒再看他們,立即向下一處走去,這兩人正在進行另一個步驟:卷槍管。

他們將一個完成鍛打的燒紅鐵板放在一個U型模具上,然後不斷的錘打鐵板的中間部分,這樣的話,鐵板就會從中間一點點凹進U型模型內。

為了使鐵板能更快的彎曲,所用錘子的錘面是成球面的。

但是,鐵板從加熱爐裡拿出來後,會不斷降溫,而溫度不夠,便很難錘打,所以工匠需要不時的將鐵板送進加熱爐里加熱,然後再拿出為錘打,如此反覆。

這是一個緩慢又非常耗費體力的工作,同時也消耗心力,因為要全神貫注,不時的轉動鐵板的位置調整其受力面,不然就很難成形,或者達不到想要的形狀。

隨著不斷的錘打,鐵板便慢慢的合攏,最終形成一根管狀雛形。

但這還只是完成槍管的第一步,如果要保證槍管的質量,還要在外面用第二層鐵板包裹,這就需要將上面的工作再重複一遍,最終形成雙層槍管,其目的自然是保證槍管的安全性。

一根槍管的好壞,不但影響火槍的威力,也關乎到士兵的性命,因為劣質槍管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炸膛了。

管狀雛形打造出來後,接著就將一根均勻粗細的圓鐵棒插入鐵管內,其重要作用就是決定槍管的口徑。

因為剛錘打出來的槍管肯定不會是正好合適的口徑,所以又要不停的錘打,加熱,錘打,再加熱,如此反覆,千錘百煉。

而這時候的錘打,就要改用凹面錘,這個凹面錘的作用與U型模具相同,使鐵管不斷成形的同時,介面處的痕跡合攏並消失。

最後再換上普通的平面錘,對鐵管的外觀進行定型。

這個時代的槍管外形並非後世常見的圓形,而是八邊型,因為這種形狀的槍管更容易固定在槍托上。

完成整形後的鐵管,就可以將裡面的鐵棒取出來冷卻了,這個過程不能直接放到冷水裡進行,否則極容易導致槍管變形,那樣的話,就很難補救了。

槍管完成冷卻後,接著便要將內壁用鋼鑽鑽得平滑光直。

這對工藝的要求很高,每天大概只能鑽進一寸左右,所以光是鑽好槍管,可能就要一個月時間。

當然,如果偷工減料,那就另當別論,現在天啟親自盯著,自然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不過,他也不可能一直觀察這個不斷重複又漫長的打造過程,他現在只有一個感覺:太慢了,太辛苦了。

這還是他不知道一支完整槍管的打造過程,否則恐怕會直接崩潰。

一個熟練的工匠生產一支火槍都要一個多月,如果要量產一萬支槍,那不至少要一千個熟練的工匠用一年的時間?

作為一個擁有現代靈魂的皇帝,完全接受不了這樣的效率,所以他的第一想法自然就是上機械,哪怕是水力機械也好。

可現在沒了發明點,自己又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只能另想他法了。

正在這時,一個身影從不遠處衝過來,然後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一邊瘋狂磕頭,一邊哭訴道:“萬歲,請給小人作主啊,給小人作主啊。”

見到這一幕,王體乾大驚,正要下令將其逮拿,卻被天啟揮手阻止。

這就是所謂的告御狀嗎?那可是要冒不小的風險,一般人不到走投無路,肯定不敢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