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以後,月讀三女虔誠地拜伏於地,表示恭順。

相比於她們之前心目中的神人——女王卑彌呼,李風更像是真的神人。

卑彌呼只不過是能說出何時會有風、何時會有雨、何時電閃雷鳴,何時潮落潮生。而李風,才是真正掌握了“風”的神人。

二者相比,孰高孰低,一目瞭然。

對於天生就崇拜強者的倭人來說,在看到李風的能力之後,女王卑彌呼就瞬間失去了吸引力。

而且,最關鍵的是,能說一口流利的倭語的李風,在她們眼裡是自己人,是最早踏入中土的先驅者。

至於劉備和張飛,則自動被三女給忽略了。

“風神大人,請允許月讀做您做忠實的奴僕!”月讀顫慄的聲音中透著無比的虔誠。

劉備和張飛傻愣愣地看著面前五體投地的月讀三女,一頭霧水。

一場比鬥剛打完,她們怎麼就跪下稱臣了?

現在的人比鬥都玩這麼大麼?

劉備納悶的瞅著李風,“四弟,這是何意?她們為何對你大禮參拜?還有,你怎會說她們的語言?”

“呃…大哥,她們的習俗是這樣的,比鬥失敗了就會自動成為奴僕。至於我為什麼會說她們的語言,那是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博覽群書,熱愛遊覽天下的人。年輕的時候我去過很多地方,見識過很多族群,所以…會說一些外族的語言…是合乎邏輯,也合乎情理的吧?”

李風的解釋咋一聽似乎沒什麼問題,但仔細一琢磨,卻是大大有問題。

劉備深深皺起了眉頭。年輕的時候?有多年輕?四弟你今年才剛滿十九歲。這三個女人一看就是海外之人,難道說四弟你打孃胎剛一出來,就開始周遊四海了?

不過劉備也知道眼下不是糾結這個細節的時候。作為大哥,他很清楚一個道理,該兄弟們出風頭的時候,就要讓兄弟們出盡風頭,如此才是一個合格的大哥。

很顯然,這個時候李風才是主角。

於是劉備點了點頭,拽著欲言又止的張飛回到了船上。在沓氏城建好之前,他會一直住在船上,防範即將到來的“外敵入侵”。

土崗前還剩下四人,一男三女。

李風抬手示意月讀起來,俯視著她那明亮的眼睛,“月讀,將你來遼東的目的告訴我。”

月讀低眉順眼的將自己的此行目的,以及停在外海的兩艘木船和一百名女武士,坦然相告。

既然已經決定跟隨李風,那所有的事情就沒必要再隱瞞,她們倭人對待主人,就是這麼忠誠。

聽了月讀的話,李風沉吟不語。

按照她所說的計劃,如果說服不了王烈,她是一定會把王烈強行綁架到東瀛列島的。但歷史上,王烈一直都住在遼東,並沒有被人擄走過。

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導致邪馬臺船隊出現在遼東?

倘若今日不是碰巧遇到自己,那王烈鐵定會和蘇武牧羊一樣,身陷異國他鄉。

要知道,月讀的武力是75,都姬的武力是84,理姬的武力是81……這三個人,絕非沓氏縣周邊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們能夠抵擋的。

更何況,不遠處的海面上還停留著兩艘倭人船隻——上面有一百名倭人女武士,武力都在三十以上。

這陣容,足以抵得上一支五百人的正規軍。

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