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縯心胸坦蕩,立刻把劍取下來遞給劉玄,劉玄拿著劍在手上把玩了半天,一邊玩一邊想:如果我現在把劍插入劉縯的胸膛,他就再也沒辦法威脅到我了。

但是膽小的劉玄始終突破不了自己的內心防線,猶豫來猶豫去,他還是把劍還給了劉縯。

警惕性極強的劉秀很快覺察出了不對,對兄長劉縯說:“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小心提防劉玄,否則遲早會被害死。”

劉縯的舅父樊宏也勸說劉縯:“昔日鴻門宴上,高祖皇帝好不容易才脫困,今日之危局,和當年無異啊!”

但劉縯哈哈一笑,說舅舅和弟弟真是小題大做。

人無遠謀,必有近憂,缺乏危機感的人每一步都是危機,劉縯所面臨的危機很快就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有一天,劉縯手下的戰將劉稷吐槽劉玄:“大軍能有今天的戰績,都是主公兄弟二人的功勞,劉玄憑什麼坐享其成,當皇帝?”

劉玄聽說後非常憤怒,他雖然膽小,但也容不得被人質疑,立即派人把劉稷綁來,當著劉縯的面讓人把劉稷砍了。

劉縯據理力爭,想保下劉稷的命,結果被李軼等人言語陷害,不僅沒救下劉稷,還被一同斬首了。

之後,打勝仗回來的劉秀得知哥哥已被皇帝劉玄處死,大驚失色。但他知道此時不是說理的時候,所以假裝不在意地說:“這本來就是我哥哥的不對。”

為了做戲做全套,劉秀連為兄服喪都免了,每日依舊談笑風生,一如往常。若有人問他對兄長的死怎麼看,對兄弟倆打出的赫赫戰績怎麼看,劉秀便以“陛下殺的對,是我哥哥錯了”,“這都是將士們的功勞”來應對問話者。

於是,劉玄放過了“沒心沒肝”的劉秀。

其實,劉秀每夜都為兄長的死悲痛萬分,只是他知道輕舉妄動或是露出一點點悲傷的神態,就會白白送命,便以常人所不能忍的毅力,忍下了不共戴天的殺兄之仇,進而才在極其不利的形勢下保全了自己,最後成為了光武帝。

連大魔導師劉秀都需要這般隱忍才能活下去,李風自然不會把自己太當回事。

對於李風來說,在自己強大起來以前,默默跟在劉備身後蹭經驗,做任務才是首選之選。

這個時代講究長幼有序,嫡尊庶卑。就像袁術作為弟弟可以狂罵坐擁北方四洲的哥哥袁紹是袁家僕從,袁紹卻不敢回嘴一樣。

那種以為和劉備結拜了,就可以對其指手畫腳的想法,極其危險。

是以,平日裡,李風儘量把自己擺在劉備四弟的立場上。該與哥幾個嬉鬧就嬉鬧,該對劉備獻計就獻計。至於計策採納與否,那是劉備的事。極力死諫這種事,李風是絕對不去做的。

活著不好嗎?為什麼要學楊修,去做主公的主,去掀主公的底褲。

腦袋只有一顆,砍了又長不回來。

自涿郡出兵剿滅黃巾這些時日,李風跟劉備說了不少話,開過不少玩笑,但除了“舉薦太史慈”,便再沒多說一句干涉劉備決定的廢話。

何謂主公何謂兄,他拎得很清。

等到自己成長到可以單刷呂布的時候,再學關羽那種目中無人的架勢也不遲。

現在嘛,苟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