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二個境界是我現在的境界,也就是氣海期,所謂氣海,指的就是透過凝聚靈脈裡的真元法力,以來開闢體內的氣海,做到真元外放,吐氣殺人。”

“相比於開脈期修真者,氣海期修真者可以透過全身凝練的真元法力,釋放術法,煉製基礎的符籙,法寶和丹藥,掌握了真正的超凡力量,在仙門弟子只有到了氣海期,才可以去下山歷練,闖蕩修真界。”

“第三個境界叫做開光,開光期修士可以直接“看見”天地當中游蕩的靈氣和魂魄,雖然前兩個境界的修真者,也可以隱隱約約的感覺到這些,但是效率遠低於開光期修真者。”

“不過我講的這三個都是屬於氣境的小境界,因為無論是開脈,氣海還是開光,那都是處在練氣的階段,所以在這三個境界的修士,一般便會被成為氣境修士。”

“後面的魂境和神境我也大概講講吧,同樣是三個小境界構成的,不過和氣境不一樣,這個境界的修真者主要是的重點主要是練神,磨練自己的元神之力,能混到魂境,就算在碧雲仙宗這種大門派都不錯了。”

“而神境這個大境界就更加直觀了,因為神境修真者可以呼風喚雨,宛如仙神下凡,比如說雲霄天君就是神境的佼佼者,差點就步入了神境中最後的一個小境界。”

“當然,別說咱們國內了,就算崑崙界的神境也少的可憐,神境修士宛如大國的核武一般,是各大仙門的底蘊,每一尊神境修真者,那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聽到這裡不少人連忙開始做起了筆記,這可是修真的分類標準呀,比高考評分標準還還重要無數倍的東西!

可以說有了這套境界表,修真者對每一個境界的特點都能瞭如指掌,對於今後的修煉那是雪中送炭的。

甚至圍繞著這套境界表,東聯完全能發展出一個超凡體系,諸如各種修真功法和符籙,靈藥和靈晶採集工作,破境丹藥的研發,針對不同境界的修真者培訓班和洞天福地開發。

不過崑崙界修真境界的名字相對太過專業,學術性和崑崙界本土風格都過於強了,沒有東聯的感覺,如果想讓廣大人民群眾接受的話,是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簡化的。

當然直接全盤推翻是不可能的,崑崙界積累了萬年的修煉知識,雖然不是什麼不可違背的金科玉律,但也是有一定意義的,可以省下東聯不少的時間。

在十幾分鐘的討論後,有個大聰明想出來一套極其簡單的分法,那就是模仿電子遊戲的分法,直接簡單粗暴的分為9個境界,開脈期叫1階修真者,然後氣海期叫2階修真者,以此類推,後面的境界全是類似的數字。

這套境界體系勝在簡單易懂,只要智力沒問題就能立馬理解,而且還可以一直用下去,就算未來發展出幾百個乃至幾萬個境界都能包攬了。

當然,每個境界自然都有相關的標準,只有達到了這些標準經過了官方機構的考核和認證,才算這個境界的修真者,如果到了下一個境界卻沒有證書的話,那就是“修為來歷不明罪”,需要補辦相關證件,並且向警方解釋自己是如何突破的。

至於標準具體要求,是根據崑崙界仙門的經驗,加入了一些東聯本土特色,有多個臨時設立的測試步驟,這些步驟在未來還會進行完善的。

隨後大家又開始討論起了基本單位的命名,這將成為東聯修煉知識體系的基石。

至於功法的分類,在三個月前那次關於396人才培育專案的會議就分類過了,並不是這次會議要關注的。

“第一項提案,靈能的標準計量單位。”孫杰英院士此刻拿著報告起身道:“眾所周知,計量體系對於一門學科是至關重要的,當年商鞅變法的時候,最重要的便是統一度量衡,只有擁有了統一的標準,這門學科才發展的起來。”

根據周部長的情報來看,崑崙界並沒有將修煉給學術化,更沒有權威設立修煉方面的計量單位,各個宗門都有獨特的體系,對此我在這裡提出了對靈能的計量單位,也就是晶。”

“首先靈能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我們依舊不清楚,但是根據目前的研究顯示,靈能是可以透過特定手段,被轉換為熱能和機械能等,而且其釋放速度是可控的,既可以緩慢釋放,也可以像炸藥一樣在極短時間內全部釋放出來,這個取決於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