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這只是本樣刊。”

老實說他都快忘了論文的事,就連當時投稿的期刊都不太記得了,只記得和ACM是有點關係的,章老師當時靠這個忽悠他來著。

還是雜誌上印著的“ACM COMPUTING SURVEYS”喚醒了他一個月前的記憶。

由於投稿本身不是很值得在意的事情,對他而言不過順手而為之,在搞定手續之後,他便不再關注此事,漸漸的也就遺忘了。

他還以為要等到明年開春才會被刊登呢,因為論文審稿通常要很久,而ACM COMPUTING SURVEYS又是季刊,每個季度才會發行一次,所以大機率趕不上今年的期刊。

誰能料到他們的反應比自己快太多太多,這才十一月底就為他寄來了樣刊。

五篇論文全部被稽核完畢並加入到了期刊中,不僅如此,它們佔據的還是核心內容,在封面上被重點標註的,就是相性資料結構。

“你才大一就能發ACM CSUR了?我記得他們是SCI一區的期刊吧?”

無論是JCR一區還是赤科院一區,ACM CSUR都名列其中,其含金量相當之高,絕大多數科研工作者究其一生也難發篇一區論文。

大多是有團隊有一流實驗室以及充足科研基金支援的專案,才會產出一區二區論文。

即便是211、985高校的博士課題組,論文能上SCI的也不多,即便能上也是以四區居多,對他們而言,只要有兩篇SCI論文的影響因子總和大於六就能滿足畢業條件。

高勝寒盯著雜誌感嘆道,他大一的時候在幹嘛?記不太清了,反正絕對沒有這麼厲害的成就。

SCI一區他到現在都沒發過,這點上是比較吃虧的,因為有些東西涉及到了機密,不允許往外面發,不然的話他也應該能發個一兩篇。

“現在年輕人怎麼都這麼厲害嗎,我剛上大學那會兒,還在忙著談戀愛呢。”李俊偉笑著說道,對顏安的能力,前有RSA有效搜尋演算法後有一區論文,很難不讓人信服。

蕭靖的目光死死盯著顏安手上的論文,嘴硬道。

“只是篇論文而已,科研路還長著呢,現在能發一區論文又不代表以後也能發。再說眼下的任務是……”

他的話沒人在聽,李俊偉在有了新發現後強行打斷道,“誒,你這個樣刊裡面的編輯推薦部分,怎麼這些論文的作者都是同一個名字啊。Yanan,亞楠?顏安……這是你???”

由於近些年朱赤影響力的提高,兼攝邦國等以英文為母語的國家必須尊重他們而將姓放在前面稱呼,故而在論文刊登上標註的也是這個名字。

當把英文看成拼音,自然而然的就認出了作者。

細細數來,編輯推薦部分一共五篇論文,當這五篇論文一模一樣的作者名排列在一起時,那幾個小小的字母帶來的震撼感是超乎想象的。

“相性資料結構、相性跳躍演算法……”顏安從上往下一個個看過,最後點點頭,“對,這都是我。”

雖是寄給他的樣刊,但在顏安手中只是隨意的翻了幾下就被放下。

裡面的內容出乎意料的無趣,這本雜誌除了他的論文,其他稍微有些分量的都是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演算法突破。

前者是自己的,看了沒意思。

後者則不需要,碧穹星現階段的人工智慧發展只能拿來糊弄人,對已經有了BT的顏安來說毫無吸引力。

就算有興趣復現他們的實驗,多半也會失敗,這些論文來自於網際網路大廠,他們給自家人工智慧喂的是海量且敏感的資料。

他若不借BT網羅資料,一樣會因資料不夠而達不到效果。

在他放下雜誌後,李俊偉眼疾手搶了過來,發現他不僅一個人佔據了全部推薦,五篇論文加起來,更是誇張的佔據了整本雜誌的一半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