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由於都是西方名流,相比方羽。

他們肯定更願意相信經常出入他們家族的音樂大師絲諾科!

畢竟,絲諾科也曾多次在維也納音樂大廳演出,音樂大師的稱號當之無愧!

在索麗娜美目流轉中,絲諾科決定先聲奪人。

在鋼琴旁邊調了下音後,他緩緩按動琴鍵。

一陣清脆的琴鍵音從他的指尖流出,許多名媛們捂住嘴巴發出驚呼。

絲諾科彈奏的是當前維也納聲音最悅耳、最難彈唱的《愛之約》。

講述的是一對戀人墜入愛河,愛而不得的故事。

但是由於涉及到三個反轉,對彈奏者掌控節奏的要求非常高。

絲諾科平時彈奏這首曲子,也只有八成的完成率。

但是今天,為了和方羽同臺競技,絲諾科超水平發揮。

不僅節奏把握完美,對情緒的調動更是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一曲彈奏完畢,場內掌聲雷動。

無數名媛為他歡呼雀躍。

絲諾科得意的起身向四處鞠躬致意,睥睨的看了一眼方羽。

在他看來,方羽已經輸了。

鋼琴彈奏無非是節奏感、手速、輕重的把握。

所以,並不是靠吃青春飯就有用。

絲諾科並不覺得方羽能翻天。

面對絲諾科的離席。

方羽沒有理會眾人的反應,與絲諾科不同,他很隨意的坐了下來。

此時,他發現,國內的媒體也聞訊而來,不少攝像頭都開啟了網路連線模式。

方羽要彈奏的是【水邊的阿狄麗娜】。

1990年,前世法國電視一臺"90之星"評選,理查德·克萊德曼以一曲經過杜桑改編的《水邊的阿狄麗娜》當選,獲得世界唯一的金鋼琴獎 。

隨著方羽手指在鋼琴上靈巧的撥弄。

《水邊的阿狄麗娜》的旋律細膩、柔和、沉穩,在不動聲色中漸漸向前推進,前進中又有迂迴,最後逐漸達到巔峰。

在一次又一次的迂迴前進中把情緒層次分明地釋放出來,頗有些一波三折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