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城回到家後,陳澈便開始安心練功。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間便過去了大半個月。

和他預想的差不多,在他的方案之下,張若遠的那家小酒樓客流量大增,說是門庭若市都不為過。

張若遠也知道他缺銀子,這大半個月以來已經陸陸續續送來了十五兩銀子,並且附上了詳細的賬目。

……

這一天夜裡。

陳澈又收到了張若遠拖人送來的包裹。

拿到家中開啟一看,裡面除了五兩銀子和酒樓賬目之外還有一封信。

“陳兄,見字如面……”

陳澈藉著月色細細看了起來。

信裡首先提到的就是內城的房子問題。

由於最近外城人倀作亂,所以內城房價大漲,張若遠表明房子還在盡力尋找之中。

接下來,他抒發的就是生意興隆的喜悅之情以及對陳澈的感激之情。

在最後,他還寫了一些對未來的展望。

看完之後,陳澈將信收了起來。

這大半個月下來,他已經看出來了,這張若遠為人處世很有一套,確實是個做生意的料。

比如他知道自己缺錢,於是隔三差五就給自己分成。

比如給自己寄詳細的賬目。

前者是朋友之間的關照,後者是親兄弟明算賬。

這樣的相處方式會讓人感覺很舒服。

但信最後的那些內容卻是讓他感覺有些擔憂。

張若遠在信最後提到他想擴大店面,想將類似模式複製到張家其他店去……

甚至還詢問他那雜書上有沒有經營其他型別店的法門。

很明顯,這張若遠被激發了雄心,想大幹一場。

陳澈同樣很想賺錢,但他同時也很清醒。

現在他是和張若遠個人合作,合作範圍也僅限於小酒樓和茶館,所以還算愉快。

可如果擴大合作範圍,那他的合作物件恐怕就得從張若遠轉變成整個張家了。

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到時候張家能分給他三成利潤嗎?

不可能。

別說是分利潤了,沒直接要了他的命就很不錯了。

畢竟他只是一個外城的窮書生而已。

……

“我得變得更強才行。”

陳澈輕聲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