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光風被誇,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又悶聲向喻傾和顧梟道歉。

哪怕性格不同,但他也知道喻傾和顧梟都是心懷抱負的君子。

他不想總被陸明道說不如他們,但私心裡其實也不是真的覺得喻傾和顧梟這樣沉穩的性格不好。

思慮確實重了一些,但也看待問題也更加全面。

君子之交淡如水,這點小事並不會被記在心上。

就在國內輿情達到高峰,民眾群情激憤,眾多文人登報抗議的時候,江南軍系終於做出了回應——

社會企業家喻德先生主動出資,向江南軍系捐款上百萬銀元,軍庫擴充,顧百川親自帶兵抗敵。

一時間,輿論逆轉。

喻德聲勢高漲,成了舉國聞名的民族英雄企業家。

而他與顧百川握手言談的照片也登上了各大報刊。

顧百川風評隨著喻德一同高漲。

一下子由貪生怕死的賣國賊變成了忍辱負重為軍隊拉投資的英勇統帥。

喻家的命運也徹底和江南軍系、和顧府綁在了一起。

喻傾對此不置可否,她知道喻德一向低調,最不喜歡出風頭的事,更不喜歡站隊政治。

她都能想象到顧百川是如何利用淪陷的國土和江南軍系內部的窟窿來綁架喻德的。

沿海淪陷,顧百川因為資金緊缺不願派兵,喻德給錢。

江南軍系士氣動盪,民心不穩。

喻德冒著極大的風險第一次在政治上站隊,支援顧百川。

顧百川向來貪生怕死,這次卻真的要親自征戰,鼓舞士氣。

喻德在其中周旋了多少,又惹了顧百川多少記恨,喻傾不敢想。

她忽然想起上次回家,喻德在書房練字,她端了果盤送過去,看到紙上的那四個字——救國救民。

此刻的她只能慶幸,慶幸顧百川將在這場戰爭中身負重任、徹底放權。

否則若顧百川平安凱旋,他必定在國內聲望高漲、江南軍系的實力在喻德的資助下必定煥然一新。

而喻德呢,愛國企業家的名號最容易拉攏人心,卻也最容易因為一點點小錯而被仇視痛恨。

顧百川又是個睚眥必報的小人,操縱輿論很有一手。

屆時掏空了大半資產的喻家對上聲勢正旺的軍閥,喻傾甚至都不敢想象喻德的下場。

好在是顧梟。

好在以後掌權的人、顧百川流落人間唯一的血脈是顧梟。

顧梟不是什麼好人,但也絕對不可能對喻家下手。

哪怕顧百川給了他千百倍的壓力,他也一定會牢牢護住喻家。

這太好了。

峰迴路轉,莫過於此。

喻傾是在接過顧梟遞給她的報紙時想的這些。

那張報紙上赫然是喻德和顧百川握著手談笑風生的照片。

上面的大字明明白白的寫著“愛國企業家喻德先生極力稱讚顧大帥有擔當”“江南首富為顧系軍閥捐款百萬,鼎力相助”“江南政商聯手,顧帥親征沿海”……

喻傾在看到報紙的那一刻冷汗都冒了出來。

無他,實在是顧百川的陰謀和無恥讓她心驚膽戰。

幾乎是用沿海人民的命和國家的尊嚴,逼著喻德退讓。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