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北疆行 第七十二章 說話的方式(第1/2頁)
章節報錯
方才喊出一嗓子嚇人的白臉官員,立刻拿腔拿調地施禮道:“下官工部員外郎王徒,見過夫人。”
他身側同樣穿青色官服,三人中最矮的男子道:“下官工部屯田司主事譚達,見過夫人。”
唯一穿紅色官衣跟在二人之後的,是年紀最長,態度卻最謙和的老者,長得仙風道骨,精神矍鑠,拱手道:“夫人,下官是本地郡守,齊遠。”
李月嬌著意打量了一番齊郡守和王徒
齊郡守雖已年邁,那雙眼睛與年輕的齊贇和齊芷青像極,看人的時候藏著打量和算計,只是他的打量不似齊贇輕浮,算計更不會如齊芷青露骨,若不仔細觀察,對面時他不過一位尋常老者,還能從他的目光裡看出長者的慈和呢。
而端著京官與士大夫架子的王徒,與王巧雲當面待人時的賠小心很不同,李月嬌總覺得此人就差把“我是官”三個字貼在腦門兒上了。
李月嬌藏下打量的目光,問道:“三位大人正在此處丈量田地?”
“是,”最不起眼的譚大人搶著答話,熱情地從書吏手中拿過書冊,遞給李月嬌道,“夫人可要過目?也可為下官們指正一二。”
李月嬌並沒有接,只自上而下打量了一下譚大人,掩嘴笑了。
原來他才是刺頭。
“譚大人這是做什麼?此等要務書案,豈是我個無官無職的婦人能看的?況且我來此是因聽說要修水利,至於屯田的丈量劃分,諸位大人老於此道,自然會公平、迅捷地完了此事,我若看豈不是壞了朝廷章法?更何談指正?”
一番話,她的重音咬在了“公平、迅捷”四個字上,說到最後,還帶了點兒嘲弄。
刺頭譚大人沒有半分馬屁拍在馬蹄子上的慚愧,臉不紅心不跳地讓書吏捧著書冊退下,躬身道:
“夫人果然公忠體國,明理曉事,竟然連水利這等事情也要親自過目,如此體恤百姓,相信此間百姓也會感念夫人,勤勉做事;而有夫人庇護,來年也必然風調雨順,大獲豐收。”
若單聽譚大人開口的語氣,竟讓人分不出是捧人還是捧殺人,可說的人不臉紅,聽的人已被他那些大得離譜的詞,誇得臉紅了。
她一個尋常小女子,怎麼就被捧到了庇護一方風調雨順的程度?
李月嬌暗中揪著手帕,果然是官場老油條,世子每天就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嗎?
她心底忽得感慨,薛鎮同她說話時展現的坦誠有多不易,也明白了薛鎮為何說寧願到北疆來駐邊,也不願在京城算計人心。
知道他的心病後,李月嬌以為他到北疆來是為躲她,可今天看來,那話至少有五成真心。
畢竟整日裡聽這些人說話,好人都要變傻的。
李月嬌想著,鬆開帕子,呵呵一笑:“瞧譚大人這話說的,我又不是老天爺,也不是此間父母官,哪兒說得上庇護呢?這話啊,還是該和齊郡守說才是。”
忽被她拉進這場對話的齊郡守聽見,絲毫不亂,只笑眯眯地對她抱拳:“是,夫人,下官自然會盡己所能,幫襯將軍將本郡屯田諸事處理得當。”
“……”
李月嬌覺得還是不要同這些老官吏說鬥心眼的話了,因為自己無論怎麼說,都會被他們繞進去。
她索性轉過頭,繼續去觀賞那巨大的水車,感慨道:“這樣好的水車,竟然是壞了,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