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逢事 第三十五章 貴人的問題(第1/3頁)
章節報錯
“掌中珍能做什麼用?”
機巧閣中,兩個老師傅正教導李嬌兒開料,剛送了張老太太回去歇中覺的秦樂坐在一旁,握著她的西施壺喝茶,口中重複著李嬌兒的問題。
“還能有什麼用?不就是個玩意兒物件嗎?”她古怪道。
李嬌兒穿著半舊的窄袖褐衣,扎著棉布圍裙,首飾一概不戴,極投入地琢磨手裡這根一人懷抱粗、半人高的酸枝木,怎樣開出更多的木料。
待開完料,又得了老師傅幾句誇獎後,她方才坐下歇息,對秦樂道:
“我也想不通,但師姐,他會這樣問我指定是有原因的。”
“不過是個木頭匣子,還能做什麼?”秦樂撓頭,“我瞧師父手札上的記載,就是個圖喜慶吉利的玩意兒,擱我看,平時擺著都嫌佔地方。”
就這樣,兩個姑娘茶也不喝,飯也不吃,苦著臉相對,琢磨了兩天,也沒想出來那小小的掌中珍。
吃了飯的老師傅們看不下去,隱晦地提醒小東家“不該每次學手藝,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偷懶”。
方才小東家本要送老東家回去,老東家只讓她好好學手藝便好,結果小東家卻磨磨蹭蹭地不吃飯,那可怎麼幹活呢?
可見是小東家又犯了往日的懶病,不想幹活了。
李嬌兒笑著起身,忙去吃了午飯,回來繼續和老師傅學手藝,只心中依舊放不下薛鎮的問題,顯得人都添了幾分憂愁。
如是,時光緩緩又匆匆,走走停停地到了六月二十日。
薛鎮打從那天被宣進宮後,就忙得再沒回府,只在前兒派長奉回來說京城事暫定,他卸了暫管的城門衛職務,七月初一又要往北疆去守邊。
本來孝惠郡主那晚聽說宮裡來人連夜招了薛鎮去,就在擔心,次日聽說是帝后又起爭執,更是心慌了幾天。
豈料總不見薛鎮回來報個平安,最後今天竟只打發個小廝回來,說又要離開,孝惠郡主氣得拍了桌子,恨恨地讓長奉告訴薛鎮,就別回來了吧。
李嬌兒沒將薛鎮的行蹤當回事兒,每天除了琢磨掌中珍還能做什麼之外,便是每天給孝惠郡主請安後到機巧閣去。
郡主覺得自家理虧,不攔著她,還經常準備東西,讓她帶回給張老太太和李賦。
李嬌兒推脫不得,只好都帶回仁心堂好生收著,想等將來可以和離的時候,再一遭還給郡主。
唯獨外面人瞧著,帝后爭執,太子稱病,皇子公主們閉門不出,反而是安陽侯世子頻繁出入宮禁,安陽侯世子夫人每天都回孃家。
古怪,有古怪!
議論聲漸起,有些往常與郡主交好的貴家夫人小姐,最近常到侯府串門,說是看孝惠郡主,但瞧著都像是捧著八卦心登門的。
孝惠郡主覺得不勝其擾,乾脆在兒子說又要離開的第二天,又跑去山上廟裡陪長公主禮佛去了,只留下了身邊的兩個管事嬤嬤,暫時打理侯府事務。
李嬌兒見狀,忙再次收拾行李,帶著人,住回了仁心堂。
結果安陽侯府統共四個主人,一個在道觀,一個佛寺,一個忙政務,一個回孃家,只剩一群丫鬟僕婦,樂得每日清閒。
日子就這麼流水似的,又過了五天。
*
六月二十七這日,前夜的細雨溼潤了整個京城,空氣中都是綠意盎然的清醒氣息,但當太陽昇起的時候,衝破雲彩的熱浪撕裂空氣,蒸得昨夜的水汽升騰,讓人悶熱得難受,略動一動便是一身的汗。
李嬌兒最不喜歡這種黏糊糊的天氣,便讓鄭小西帶自己的丫頭翠翹,拿著她的名帖,去冰屬賣冰,往仁心堂和機巧閣都放些。
冰屬是官家藏冰的地方,冰質最好,不管是消暑還是食用都使得,但並不給尋常百姓散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