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情況不妙(第1/2頁)
章節報錯
診脈是國醫組成中的重要步驟!
扁鵲在總結前人診法的基礎上,又發明創造了‘切診法’。
《史記》上說,“至今天下言脈者,有扁鵲也。”司馬遷為名醫立傳,扁鵲居首,可見古人對扁鵲的尊敬和對切診法的重視。
診脈非常的繁瑣複雜,在國醫的診脈中,將病脈分為常見的二十八種,和奇脈十種。
切脈者必須呼吸均勻,態度認真,把注意力集中於指下細心的分辨脈象,每次診脈的時間,不應少於一分鐘。
遇到複雜奇異的脈象,時間更是會大大延長。
山本榮一將王成亮的手腕輕握,用了一種比較常見的寸口診法切脈。
所謂寸關尺就是寸口診法的三個部位,寸口在腕後動脈處,關前為寸,關後為尺,兩手各有寸關尺三部,共六部脈。
讓人詫異的是,山本榮一切脈不到一分鐘就鬆開了手,和聲對著王成亮說道,“謝謝配合,可以了。”
董方濟暗自欣喜,心想,這個山本榮一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為了出風頭,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剛剛確切的說,山本榮一切脈的時間只用了三十來秒。
這麼一點時間,能切出什麼東西來?
“山本醫生,你確定切完了嗎?”董方濟作為主持,確認的問道。
“如果你還有疑問,可以繼續切脈,切脈不限次數。”
“如果你確定完成了,那麼請在桌上的處方單上寫下你的診斷。”
董方濟到底還是心向著方自愈,如之前一樣,他再次玩起了小心思,如果山本榮一再次切脈,在廣大的民眾和媒體的眼中,都會下意識的認為。
山本榮一不如方自愈。
方自愈只需要切脈一次就能夠做下診斷,而他卻需要兩次,高下立判!
山本榮一自信的搖了搖頭,說道,“不用了,我已經很清楚了。”
對面的方自愈聞言,忍不住眉頭輕皺,卻沒有出聲說什麼勸阻的話,這一次切磋,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兩國年輕醫者之間的較量。
山本榮一執意譁眾取寵,他也樂得將他狠狠的踩在腳下!
董方濟也沒有猶豫,直接說道,“既然這樣,山本醫生,請你開始寫診斷吧。”
“王先生,你先暫且休息一下。”
“等兩位醫生寫完診斷,再由組委會的專家評議,選擇出最適合你的治療方式。”
王成亮哪裡想到,看個病還需要這麼複雜,頓時撇嘴說道。
“早知道就不來了。”
“弄得這麼麻煩.......”
董方濟頓時如吃了翔一樣難受,這些上了投屏名單的患者,都是患有比較棘手的病症,一般的醫院,面對這樣的病症都很難獨立高效的完成治療。
歷年來,能夠被選中來到現場的患者,誰不是感恩戴德。
今天怎麼就遇到王成亮這樣的人。
很快,兩人的診斷寫在了他們桌上的處方單上。
董方濟讓工作人員將他們寫下的診斷收下,這說明,他們的下的診斷已經沒有再次更改的可能。
隨即,董方濟再次說道,“現在有請組委會派人前來複診!”
為了保證比試的公平性,患者還需組委會專家的複診,而且複診的人數不應少於三人,這樣對做下診斷的雙方勝負,也有著更加公正,客觀的判斷。
“這次比試關係重大,不容有失,我看就由老白和老祝去複診吧,你們在切診上,在我們當中是實力最強的,”組委會中一位大佬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