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星空閃耀。

滿天繁星猶如一道長河橫貫無邊無垠的天際。

那一幢幢寶相森嚴的佛像恆立在巍峨大地上,高大壯觀,震撼山河!

透過酒店的玻璃窗望去,可以清晰地看見夜風拂動臘腸樹黃嫩花芯。

好一幅美麗異國夜景!

季成收回目光,轉而看向坐在自己面前的瑞秘書,又看了看瑞秘書後邊站著的一大群高層。

此時,瑞秘書略帶巴結地問道:“季先生,你覺得我這提議如何?”

季成目光深邃地看著他,語氣和表情不帶任何波動,“提議倒是不錯,可這全方位的投資下來,沒個十來億美元預算,恐怕下不來吧?”

瑞秘書略帶激動道:“我知道全方位投資所動用的資金數目龐大,但同樣日後回報驚人,石油、礦產、天然氣以及農林業我國資源豐富,只要你捨得投資,回報率十倍百倍都可能。”

如果按照緬甸的資源來分析回報率百倍確實可能。

季成回憶著剛才和瑞秘書商談合作的事,對方表示願意出讓很多天然以及農林業資源,換取他大手筆的投資,其中談及的專案從石油、天然氣、寶石、鎢、錫、銻、鉛、鋅、銅、錳、金、銀等開發,另外還有名貴木材、稻米、小麥、棉花和甘蔗等農林業資源全面合作。

像名貴木材在如今這個時代並不需要砸太多錢進去,畢竟不論是紫檀木、花梨木等木材價格對於季成來說都不貴,只要他有心經營,木材生意能迅速開展賺錢。

農業也是一樣的道理,稻米、小麥、棉花和甘蔗等農作物都是人們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質,這是每個國家都需要的,想要開展起貿易並不難,也確實,他馬上要北上去熊國,很快要用到。

人口多,資源豐富,那麼為什麼緬甸長久以來都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是因為交通嗎?

畢竟華夏有句俗話叫做想要富先修路。

事實上並非如此。

據季成所知,緬甸素有亞洲路橋的美譽,是連線東南亞,華夏大西南地區,南亞次大陸的樞紐中心,同時也是華夏面向印度洋最近的外部視窗,毫不誇張的說緬甸的自然條件要好過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國家。

緬甸之所以發展不起來,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緬甸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國內一直存在著複雜的族群矛盾,這導致了整個國家難以聚焦於經濟發展。

第二,緬甸中部地勢平坦氣候宜人土地肥沃的地區幾乎由緬族人佔據,而高原丘陵的邊境地帶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區域,各民族間土地分配不均,也導致了緬甸多個邊境邦力求獨立,與政府軍也頻頻爆發內戰,這極大地消耗了緬甸的國力。

第三,緬甸作為一個長期遭受英國殖民統治的第三世界國家,缺乏先進的工業基礎,由於國內的動盪,也很難吸引國外資本入駐。

從這三個原因來看,似乎緬甸無論怎麼發展都很難擺脫現有的困境,季成也不該砸巨資來投資。

但季成知道自己是可以投資的,因為他從現代社會緬甸的發展看到了潛力。

就拿第二個原因來說,自從蘇茂將軍上任以後,一直到現代社會都是該派系在持國,所以相對而言能穩定,不用擔心有什麼動盪。

至於第一個原因,說句不好聽的話,難道華夏的民族就不多了嗎?華夏不一樣飛速在發展?說到底只要能讓老百姓們日子過的好起來,其他的一切都好談。

如果季成大手筆投資的話,前期可能會受到一些阻礙,但伴隨著緬甸各民族人群從中收益,相信到時維護他的人更多。

那麼其實季成投資緬甸只剩下最後一個難關,也就是工業基礎薄弱。

這點從現代社會華夏打造一帶一路專案,加緊建設中緬經濟走廊,同時將現代化文明大力輻射至緬甸邊境山區帶來的效果能夠看得出來,只要解決這個難題,緬甸必將迅速走入正軌。

想要解決這個難題,其實只要緬甸方配合自己,對於季成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工業基礎一般指的能源包括電力和基本原材料,例如礦產資源、剛才、石油化工材料等等。

上述說過了,緬甸資源其實很豐富,最缺乏的是能源方面。

其實能源材料也很豐富,但緬甸的電力一直是個問題,哪怕到了現代社會,緬甸依舊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群用不上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