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會飛的金子(第1/3頁)
章節報錯
付穎辦理了漂亮的案子,向卜太師覆命。卜太師說:“你做得好,還需要繼續努力,等做到我認為可以的時候再停,因為還有很多案子要辦,搬下來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
“年輕人,沒關係,睡覺就恢復了,有什麼疑難案件,可以下去看看。也許就能弄成。有了方法,辦什麼都能成功,再說,很多冤假錯案都在源頭弄錯,需要在源頭糾正,如果不糾正,以後麻煩事會更多。我們年紀差不多,愧為老師,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大概我也清楚你的想法。但凡謙虛之人,必能進步。”卜太師言道。
付穎一聽,覺得有意思,這個人就是年輕,卻有超能力,成為皇上的老師也不足為奇,成為自己的老師真是三生有幸,年輕的不比年老的兒差,年老的有經驗,年輕的聰明,腦袋瓜轉得快。
都是各有長處,相得益彰。付穎跟著卜太師,遇到不同的案子,看看卜太師怎樣解決掉,他就可以現學現賣。付穎是聰明的,一學就會。
在這種情況下,他最喜歡的就是多辦案子,讓更多的人得好處。
得到好處,讓人安居樂業,不想讓人受苦。耕者有其田,受冤枉受委屈的得到釋放和安慰,
卜太師給了付穎很多教訓,給的都是原則,不是規則,做決定,也不是他幫助做,是讓付穎來做,他只談個人的想法,不去想別的。
當然得到普遍認可。因為待人接物都還行,不讓人特別感到尷尬。
老河口又有一宗案件,從棗陽到老河口,需要一天一夜快馬,到了縣衙,就又人告狀,可能就算準了日子,等他回來就開始告狀。
苦主是一位從水路回來的當地人。名叫單士辰。
常年在外打工,就是從家鄉走水路,坐船沿江直下,到漢口,再到上海,再走海路,到東瀛,在東瀛打工,再回來。這次回來,已經在外頭呆了四年了。
當然,這次回來,帶回來了金條。
他這次回來就不打算再出去,想用這金條做本錢,開始在家做小生意。到街上買房,然後安家在城裡,做生意,居住都可以。
計劃好了,錢也有了,就開始行動了。
他走在路上,想孩子,想老婆,摸著沉甸甸的金條,心裡特別踏實,一切都在美好的設想當中。
他的腰包鼓鼓的,金條沉甸甸,這些都是他的保護神。沒有錢,寸步難行。
他感覺樹葉沙沙響,就像周圍埋伏的有人。
他心想,離家還有點距離,萬一遇到不測怎麼辦?這四年不就是白乾了嗎?
遇到攔路搶劫的,或者遇到其他意外,這些年不就是白打工了嗎?
還有一點,就是兒子已經應該四歲了,走的時候,還不到一週歲,還不會說話,只是呵呵傻笑憨笑,憨笑的樣子很像單士辰小時候的樣子。這個小夥子,是單士辰的希望。
還有妻子,不知道守不守得住寂寞,會不會給他戴一頂樹葉顏色的帽子。
但願不會,不過,如果不會,這三四年是如何度過的呢?漂洋過海在東瀛,書信往來也方便,關鍵是都不識字,無法鴻雁傳書。
這就難為他,不過,他很快就立下志向,賺到錢就回家,這不就賺到錢了嗎?在東瀛很好,就是賺錢快,只要勤快就行。好在生來就不懶,每天兩眼一睜忙到熄燈,日子過得簡單又充足,比較滿意。這次回家,也是計劃良久的,打算在心裡,一步一步去實行。執行到位,就會快樂。
他想來想去,這些金條哐當哐當,跑起來就響,看口袋也鼓囊囊,像是有貨,不漏財都難。
漏財很麻煩,說不定馬上就有賊眼看上,蟊賊跟上,或者在人跡罕至之處,僻靜之所就開始動手,下手謀財害命,還沒見到親人,如果就在距離親人很近的地方遇到搶劫甚至生命危險,那才叫悲催呢!
在外打工不容易,漂洋過海的,千里迢迢賺點錢帶回家,不能在自己家門口搞沒了,那樣損失就太大了。
沒有誰會主動說自己有錢你們快來搶,這是腦子有病的表現。他可沒這麼傻,想來想去,看看前面那個村過去就是自己的村,看著記憶中的村莊,看看熟悉又陌生的道路,他就選了一個地方,就是經常路過千年就一個樣子的古松旁邊,在樹背後,路的那一邊挖了一個洞,將金條悉數放進去,連裝金條的袋子一併埋在坑裡,然後蓋上土,做了一個不起眼只有自己認得的記號,就回去了。
他遠遠地看著自己熟悉又陌生的家,淚眼婆娑,馬上擦乾淨,怕老婆見了起疑心。家越來越近,發現籬笆門開著,門敞開著,像是有野狗進來,又沒聽到狗吠。他來不及多想,因為就要見到自己的孩子而內心充滿不安和興奮。這個小傢伙長大了吧,應該長得像他媽才有福氣。
剛一進院子,就看到四歲的孩子在院子裡玩泥巴,單士辰一打招呼,聲音如同洪鐘,小孩扭頭一看,泥巴也不要了,拔腿就跑,嚇哭了。單士辰想要去抱抱他,卻攆不上他,這小子臉像他媽,腿腳利索,有力,像他自己,他心裡高興得很!很想抓住他好好抱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