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旱災逃白水(第1/3頁)
章節報錯
邢員外說他祖籍谷城,祖上為逃兵亂就到漢中做茶葉生意,路過白水,發現白水縣是好地方,有山有水,樣子很像家鄉谷城,就留下來,安家於此。
邢員外唯一的遺憾是沒有後代,一兒半女都沒有,這個讓他很懊惱,總擔心自己做壞事,於是做好事,希望透過多做善事不留姓名,讓自己這一生修得圓滿,來時有一個好的結局,行善之人,必有餘慶,作惡之人,必有餘殃。
他和他夫人秉承這一信念,結果廣得人緣,很多人一提到他,都會交口稱讚,並且讚不絕口。
邢員外看來投訴的朱天七一家,像是知書達理的家庭出來,也是大戶人家,不是天災,不會到這裡,這是天意,再看小傢伙朱安柳眉清目秀,乖巧伶俐,雖是兒子,但沒有男孩的那種淘氣和匪氣,反而文質彬彬,一看就是將來要作大官的料,非常沉穩,不是那種咋咋呼呼的,而是胸有成竹的人。
朱安柳才三歲,就已經表現不俗,這讓早已沒有養兒子意識的邢員外的思想突然起了變化,他有強烈的願望,就是收養朱安柳。
朱天七夫妻一聽邢員外的建議,非常開心,剩下還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路,就不必走了,本來打算去漢中,結果還沒到漢中,經過白水縣的時候,就遇到了貴人相助。
這裡的貴人,就是邢員外。
也非常奇怪,從來沒有哪個目標很明確,最後半途而廢的事發生在邢員外身上,他很冷靜,也很有智慧,目標就是認準了這一輩子沒有兒女,也沒有任何念頭收養兒女,雖說有不少人勸他收養,他卻從不為此動心。直到遇到了朱安柳。
朱安柳成為邢員外的義子,皆大歡喜,朱天七夫妻再也不會一路勞累去漢中,也可能去了漢中也不一定比這白水縣好。
邢員外幾代人都在白水縣經營,家道殷實,地方上富豪,就連縣令見了邢員外都十分尊重,十分敬仰,覺得邢員外就是白水縣的招牌,溫文爾雅,待人仁慈寬厚,首位慈善家,每年都會賑災行善,出手闊綽大方,令人驚訝。
邢員外收了義子,非常開心,對朱天七夫妻非常好,視為家人,以兄弟相稱,相當於同胞兄弟,朱天七夫妻很是感動,像是這場旱災專門由上天安排,促使朱天七離開家鄉,到白水縣和邢員外相遇,然後成為兄弟,這都是天意。
因為災年,人員流動頻繁,餓殍遍野,瘟疫開始流行,不少人都被傳染,朱天七夫妻本來身體很好,經不起一路奔波,加之受到恐嚇,心理壓力太大,造成二人雙雙染病,像是傷寒之症,又像是瘟疫。因為路邊死人一多,老鼠啃咬,引發瘟疫傳播,就是鼠疫。
結果,朱天七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他很快感到自己大限將至,就對來看望他的邢員外說:“老哥,多謝你收留我們,並認我兒為義子,感謝您的照顧,老哥,我這裡有一份合同,是關於家產清單並分割條款的,是給我的,我的家產就是給我兒子朱安柳的,也是給你義子的財產,十分重要,孩子現在還小,不適合現在給他,希望在他成年後,交給他,憑此合同,他可以分得朱家一半的家產。老哥,請您幫忙照顧我兒,並妥善保管合同,小弟我就是在天之靈,也會對老哥進行報答恩情。老哥對小弟的恩,這一生都無法報答,因為小弟不久於人世,只能等來世再報答了。”
說著,朱天七從枕頭下摸出一張摺疊的紙,交給邢員外,邢員外開啟一看,果然是分家產的說明,非常詳細,多少田,多少地,甚至多少櫃子,多少缸和罈子,都寫得一清二楚。
邢員外一看,非常驚訝,難怪朱家有錢呢,是當地土豪,原來這些家產都需要一一記錄在冊,到時候想要清點,十分方便,一目瞭然。
這些內容容易記住,朗朗上口。
邢員外說:“哥哥你放心,朱安柳一定會得到這些家產,將來好過日子,弟弟一定不辱使命,完成任務,哥哥可以放心去享福。”
朱天七交代完,握著邢員外的手,然後手漸漸鬆開,腿一蹬,脖子一歪,一口氣沒上來,就過去了。眼睛很安詳地閉上,沒有任何痛苦,不久之後,朱安柳的親生母親也去世,二人一前一後沒有超過十天,接二連三的打擊讓朱安柳有些難受,不過,他馬上就恢復過來,有邢員外的照顧,他沒有什麼煩惱,很快就過完十八週歲。
從谷城來的人,邢員外十分留意,打聽到谷城已經度過災年,就問朱安柳:“你想不想回家?”
“回哪個家?”
“就是你的老家。”
“我的老家?”
“對,你的老家谷城,你小時候離開那裡到了這裡對不對?”
“記不得了。”
“那我告訴你,你本來是谷城人,因躲避災年到了這裡,被我收養成為義子,你的父母在這裡因瘟疫死去,留下骨灰在此,尚未安葬,你父母生前有意願,就是葉落歸根,要將骨灰安葬在老家。所以,你要回老家一趟,你大概還有有一點點印象吧,關於你家的老房子。”邢員外說。
“哦哦,我知道了,義父。那什麼時候動身?”
“準備準備,兩天後就可以動身了。早點去好!早回去安葬,早好,入土為安,葉落歸根,讓你父母好安心。也了卻一頭心事。”
“好,馬上就準備。”
朱安柳臨走前,邢員外請他到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