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牛舌被割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唐律最擔心的還是關係破壞,不是牛的問題,是人的問題,牛打一架,一死一傷無所謂,人傷了心就麻煩。
還有牛認死理,犟牛一頭,就是指的天下最犟的就是牛。
唐律說:“你們關係很好,破壞了就很麻煩。要想修復會很困難,只是你們二人一時疏忽,太大意了,太自信了,讓牛相互抵架,不拉開牛,不過,正在發怒的公牛,很難拉架,你們都有責任,要是損失,大家都要分擔才公平合理。這案子就不叫案子,既然告到縣衙,也要給一個說法。你們的友誼天長地久,不要因小失大。本官就勸你們言歸於好,摒棄前嫌,和好如初。”
二人面面相覷,不知怎麼回覆。
唐律見二人不說話,就提筆寫道:“
二牛抵角不相讓,
或死或活實堪傷,
活牛同耕二家田,
死牛共享派用場。”
唐律寫完,對二人說:“這個就是判詞。你們二人聽明白了嗎?聽明白了,就按照判詞去處理,遵照執行,如果不清楚,可以再來告,衙門朝南開,有理就進來。無理莫胡鬧,回家好好過。”
沙東和石西聽完了判詞,覺得還行,算是公平合理,於是就謝過了唐律,二人還是發小,恢復到告狀前牛抵角之前那個狀態,出了公堂,回去分割牛肉去了,大家皆大歡喜,在春耕期間,竟然有美美的牛肉享用,也該石西的牛老了一歲,打架打不過,只有被吃的命。
這牛就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村少了牛,人就受罪了。農活很重,沒有牛,根本不行。
還是李莊。
沙南是該村的農民,和沙東是是堂兄弟關係。早晨他去牛圈裡牽牛,要下地幹活,看到耕地的大黃牛竟然口吐鮮血,滿嘴都血淋淋的,牛圈裡的地上全是血,看來大黃牛的命懸一線,十分危險。
他仔細一看,牛舌頭竟然被鋒利的刀割掉了,他心疼得很,心如刀絞,哭了又哭,淚流滿面,聲音都變了,哽咽著找人寫了狀子,然後就到了縣衙,擊鼓告狀,要求破案追查兇手。
唐律看了看狀子,心想,這還真少見,只聽說有盜牛賊,沒見過沒將牛盜走,而只要牛舌頭的賊,真是天下少見,這個賊可能喜歡吃牛舌頭,但是,這也太缺德了,牛沒有舌頭,會血流盡而亡,損失也很大,這比偷走整頭牛還壞,關鍵是心理不健康,是變態的,好好的健壯的牛,沒了舌頭,十分痛苦,然後讓牛慢慢死去,這樣的人十分可惡,是社會上的毒瘤,一定要去除,要不然,社會就會生病。最後會死亡。
唐律腦筋靈光,馬上想到了辦法。
於是,他對沙南說:“看樣子,這頭健壯的大黃牛活不成了,很快就會死掉,與其這樣,不如早點宰殺,趁早將牛肉出售,本縣衙再支援你一點點錢,你拿了錢後,去再買一頭牛,因為現在正是用牛下地幹活的好時光,錯過了好季節,就會影響一年的收入。你趕緊去吧,來人,給沙南十兩銀子。”
沙南擦了擦眼淚,又摸了摸耳朵,幾乎不相信看到的和聽到的,自古以來告狀都是要使用銀子的,沒想到現在告狀不用銀子,反而會倒得到銀子,這是怎麼回事?
懷疑是懷疑,有人拿到沉甸甸的銀子,的確很有意思。
沙南迴去處理他的大黃牛去了。
接著,唐律立即命人張榜公佈一份公告:
本縣轄區內所有居民注意,為了確保春耕生產正常有序進行,特別提醒保護好耕牛,耕牛非常重要,春季影響到一年的收成,耕牛更是春耕中重要的一部分,萬萬不可缺少的一環,在春耕期間,嚴厲禁止私自宰殺耕牛,因為耕牛在春耕期間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視,私自屠宰耕牛是嚴重違法的行為。如果有耕牛生病,必須要請牛醫對該病牛進行診治,診治情況,如實上報,如果診治無效,需要呈報縣衙,經過查驗確認,進行宰殺,如果未經查驗,擅自宰殺的,一律嚴懲不貸。擅自宰殺耕牛者,罰款十兩白銀,如果有人舉報並抓獲擅自宰牛者,賞賜十五貫錢。此布。即日生效。
告示公佈的第二天,就有人來領賞了。
來者正是沙南的鄰居,名叫石毛。
石毛說:“老爺,小的來舉報,鄰居沙南不遵守縣衙告示規定的內容,在禁令生效期間,擅自宰殺自己家的耕牛。小的發現後,立即前來舉報,望老爺明查。”
唐律一看,這還了得!
石毛難道不知道沙南遇到的困難嗎?他家的大黃牛的舌頭被割了,壞蛋到現在還逍遙法外呢!沙南家裡並非富裕之家,但是很會料理家務。對於大黃牛很是上心,管理的很好,大黃牛也立下很多功勞。耕地很賣力,又溫順聽話,是一頭好牛。這頭黃牛是沙南從外地購回的,品種很好,是公牛,除了耕地耙田以外,還可以給其他母牛提供種子服務。
可以說,大黃牛是優良品種,非常吸引當地農戶,有的農戶翻山越嶺,不怕辛苦趕來母牛,找沙南幫忙,說是幫忙,也不白幫,沙南得到不少的禮品,這個讓沙南很有成就感,覺得得到了大黃牛,等於自己有眼光,選擇了一頭好牛,有各方面的作用,令人佩服。
他的大黃牛,遠近聞名,當然也有一些嫉妒者,背地裡希望他的大黃牛死掉。沙南並不算富裕,也不喜歡顯擺自己,因為名氣大了,容易引起別人的嫉妒,繼而產生仇恨,甚至殺害或者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