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宗材料沒問題,就差親自訊問四名死刑犯了。

在臨死之前,做最後一次問話,到底怎麼回事。如果核實舒適,死而無憾,如果判決錯誤,則是人命關天,追究下來,誰也跑不了,丟了烏紗帽不說,連烏紗帽下的腦袋也保不住。

如果審理不清楚,黑白顛倒,枉法裁判,弄錯了案子,死錯了人,那麼,審判官也該下地獄,因為審判官是為虎作倀的,是助紂為虐的,這樣的審判官更危險,罪惡更大,更該打入十八層地獄,萬劫不復。

唐律作為監斬,更是如履薄冰,如果谷城縣令弄錯了,監斬發現問題應該及時刀下留人,如果沒發現問題,那是監斬不夠聰明,沒有智慧,發現問題是本分,糾正錯誤是勤奮,如果監斬到了,不管不問,吃吃喝喝,人死了,就不能活,再追究下來,恐怕殺錯了人,這個罪責不小。

想到這裡,唐律決定問問四名死囚犯。

“你們有沒有冤屈可以對本官說,本官是監斬官,如果發現有冤屈,可以刀下留人,繼續審理,查清案情。如果沒有冤屈,你們就要被行刑了,處死之後,丟棄在市場,無人來收拾,等野狗來吞吃。你們有什麼話儘管說。”唐律說。

四人均低著頭,二話不說,好像在等第一個說話的先發言,他們好順著往下說。槍打出頭鳥,這是大多數人的明哲保身的方法,也就是說情願當縮頭烏龜保全性命,也比當出頭鳥出盡風頭然後光榮犧牲。需要轟轟烈烈的死亡來襯托平平淡淡的生活。

四人看來求死,個個負隅頑抗,心如死灰,沒有希望活下來,乾脆就破罐破摔。

唐律緊鎖眉頭,無計可施,任憑他說千句萬句,四人就是一言不發,令人生氣,又讓人擔心。

四名死囚犯低著頭,一言不發,像是在沉思什麼,還是在求速死。免得受折磨,看得出來他們吃了很多苦。可是唐律看他們的眼神,不像是罪犯,因為凡是罪犯,那眼神遊移不定,看起來十分狡詐,他們四個目光呆滯,木訥老實,就是作賊,也要有賊膽,要有賊眼,要有賊心,並且賊不走空,有的是心思,有的是眼裡有水,識貨,能抓住關鍵,也能擊中要害,不是普通的老百姓。

他們四個,完全沒有賊的特徵,怎麼是賊呢?從外觀看,就不像是賊。

唐律看他們就是不說話,心急如焚,因為時間不等人,到了行刑的時刻,想說都來不及了,只能去閻王那裡訴說冤情了。

唐律說:“你們所犯的罪,屢犯不改,罪大惡極,人們十分憎恨,要知道,人言可畏,人心可誅,你們一慣橫行鄉里,盜搶為生,為患一方,人們深惡痛絕,恨不得生吃你們的肉,喝你們的血。你們不說話,也不影響死刑,如果不說,就算預設了,預設也就是這個罪名,那就這樣定了。在還沒到行刑的時候,儘量說,有什麼話別藏著掖著,不要指望閻王爺聽你們解釋,每天閻王爺都忙得很,哪有工夫來聽你們說?你們不妨現在就說,儘量多說,否則就來不及,想說也說不了,就說不給機會說了。要知道,午時三刻,你們四個人的人頭就要落地,離開你們的身體,四顆人頭,都要懸掛在柱子上供人來看,你們想一想,真的願意走到那一步嗎?到時候,可以怪不得本監斬官沒告訴你們關於你們的權利了。”唐律說。

四個人還是不說話,唐律就覺得奇怪了,這四個人也太奇怪了,竟然這麼團結!竟然都不說一句話,總有一個人說話吧!人人都不一樣,攻守同盟還沒見過這麼牢不可破的!

這四個人真是天下難得的一致,是哪裡出問題了?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見他們四人都不說話,唐律有些慌了,因為都不說話,證明這裡肯定有問題。

看他們只是跺腳,他明白了,這是想說話,卻不能說話,用腳來表達了。

四人只是用跺腳來表達,但是跺腳是表示什麼意思?這個是要傳達什麼訊號呢?

他們只是跺腳,頭卻低著,仍然不說話。真是急死人!

時辰已到,午時三刻!

四人被衙役推著,推到行刑臺,到了劊子手那裡,伸著脖子等著受刑,到時候時辰一到,行刑官發令,劊子手手起刀落,十分利落地解決問題。

如果人頭落地,想要再說,就說不出話來。

沒想到四個死囚犯被推到門口,就一個接著一個癱軟在地,無法走動,回頭,眼睛盯著唐律,似乎有話要說。

唐律一看,覺得蹊蹺,立馬吩咐讓他們回來,想要進一步訊問。

這個時候,他們的枷鎖已經去除。

這個時候,他們才爭先恐後地說:“大人,大人,大人,我們冤枉,冤枉啊!剛才是獄卒用枷尾死死壓住我們的喉嚨,讓我們無法發聲,所以,大人問我們的問題,我們想回答也說不出來啊!所以急得直跺腳,還好大人明察秋毫,看出了問題,多謝大人!”

唐律發現他們欲言又止,怕是有話要說,又擔心被別人聽到,對他們不利。於是,唐律讓他們都回避一下,都到外面侯著,聽令而行,未經允許,不得進入。

四個死囚犯“噗通”“噗通”一個接著一個跪下。

嘴裡喊著:“大人,大人,救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