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發見問自己的兄弟。他沉默了。

靳山知道他江湖義氣重,可能打死也不會說。於是想出一條計策,想要讓江湖大盜成員來自投羅網,一網打盡,除惡務盡。

“好,你先下去。這次你表現很好!不用打板子了。”靳山言道。

然後,靳山令人放話出去,就是判決包發死刑,準備三日後午時三刻問斬。並對外宣稱,為了斬首方便,就將其關在籠子裡,拖到刑場中央,先展示三天,讓全城的百姓來觀看,為了防止群眾為洩憤殺害包發,派差役四人,一天二十四小時看守,時間到了再換四個人,

訊息不脛而走,很多人都知道三天後有人要被斬首,一打聽,原來是江洋大盜匪首包發。

更有傳聞,就是囚車已經到位,準備開刀問斬。

靳山安排已定,只等收網。

再說包發的弟兄們聞訊後,聚集在二當家那裡,商量對策。

“這個簡單,一般來說,第一天防守最嚴,第二天就有些懈怠,第三天早上,會比第一天還嚴,最好的時機就是第二天晚上。”匪甲說。

“那咱們今晚派人去踩點,看看情況,制定計劃,然後再採取行動。”匪乙說。

“只有把老大弄出來,咱們才安全。再就是,咱們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不能見死不救,了不起,救了老大,咱們重操舊業,還在鏡湖上營生。”匪丙言道。

“那好!先弄出老大是關鍵。那麼,你就帶幾個負責去偵查,看看地形,查一下有沒有埋伏,搞清楚逃跑路線,拿回資訊後,咱們計劃一下,做兩套方案出來,要快,事不宜遲。要快,快中可以取勝,慢了對我們不利。”二當家的說。

“這次行動有危險,我建議大家都把遺囑寫好,如果能全身而退,人沒事,沒有傷亡,就可以撕毀遺囑,如果熄火,就按照遺囑來,讓活著的弟兄給一個妥善的安排。”他又補充道。

二當家的和匪首關係不錯,匪首不虧待他,是一起要飯的,是一個戰壕的戰友,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命硬,活下來,就要爭取活得更好。

他們相互協助,知道這是不歸路,不過不做是不行的,其他的都合適,只有走這條路。

入夥的時候都說過,有難同當,有福同享,現在大哥有難,不能見死不救,這是江湖上的第一個重要的規矩,要不然,就不是江湖好漢,而是烏合之眾。他們這點江湖道義還是講的,所謂盜亦有道,大概都是這個道理。

這裡商量好之後,他們開始行動。

匪首包發還是很緊張,他知道,當初入夥的兄弟現在都金盆洗手,不幹殺人越貨的勾當了,沒想到,他的報應還是來了,他被捉,沒想到供出他的兄弟,他只求速死,如果死了,能保護其他兄弟也可以。那也死得其所,問題他死不成,反而拖累了其他弟兄,那就算犯了大罪。

靳山安排人將包發裝進囚車,在籠子裡,戴著枷鎖腳鐐,又關進碗口粗木頭做的籠子裡,只給喝水,不給吃的,反正要死的人,最後一天吃最後一頓好的,好送他上路。這兩天還是維繫生命,不讓吃好,也不餓死。好在包發平時吃喝都很好,注意營養,身體底子還有,就不至於迅速虛弱下去。

去偵查的人回來,碰頭後,說了情況。

基本上就是十二個人,一班四個,共三班,八個時辰一班,四個人,到點後,再換人,沒其他人。周圍也沒有可以埋伏的地方,是菜市場,地方空曠,別說人,就是一隻兔子,也看得清清楚楚,在這裡展覽,就是圖這裡人多,熙熙攘攘的,好看斬首。

他們商議在第二晚行動,逃走路線走水路,直接準備船隻,救了老大之後,就直接上船,到了鏡湖,就等於龍王到大海,再也抓不著了。

官兵再牛,到了水上,也只能乾瞪眼,好比壯牛掉進枯井裡,再有力氣,也使不上。

第一天無事。

第二天,眾匪徒齊上陣,早已準備好船隻,然後去到菜市場,用弓箭解決掉四個差役,用板斧砍了柵欄牢籠,將老大包發救了出來,砍掉腳鐐,正準備離開。突然,火光四起,無數黑影從地下鑽出來,高舉著火把,齊聲呼喊“抓賊!”

眾匪徒萬萬沒想到地下竟然有這麼多人,走過去,怎麼沒一點動靜,也沒踩踏到人,這是什麼操作?

來不及多想,眾匪徒和官兵打在一起,匪首和二把手以及三兩個兄弟殺出重圍,其他弟兄都被官兵團團圍住,不得脫身,用繩索捆綁,刀架在脖子上不敢再動,一個一個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