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美人遇害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尹堅聽了卜慧書一席話,想想有道理,只好作罷,等以後再說,為民除害,不僅襄陽沒事,南陽也沒事,兩個地方都安全,哪怕尹堅不說,南陽那邊難免有人會透露這些訊息。
尹堅問道:“師爺,上一個案子,就是賈世文是一個盜賊,是如何判斷的呢?”
卜慧書言道:“那個容易分辨。老爺請看,只要稍加註意,根據常識就能判斷。賈世文雖然穿著斯文,看起來衣帽都很考究,但是,細看就發現問題,外表穿得光鮮亮麗,臉上卻骯髒不堪,耳根汙垢顯現,加上,他上廁所隨手偷草使用,進去帶著一把草,出來兩手空空,晚生就判斷賈世文就是一個賊,只要是賊,都不會走空,只要有機會,就會伸手順走。要說真正的讀書人斯文人,絕對不會去幹偷草上廁所的事。憑此種種跡象,晚生看出賈世文所穿的衣帽均為盜竊所得,並非他本人所有。這個就是憑常識判斷。這個很正常,晚生能判斷,全是平時的經驗,根據觀察所得。另外,還需要悟性。需要一種說不明白的力量的幫助。”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真是這樣的,合情合理,師爺不愧是師爺!這就去升堂審案。”尹堅言道。
尹堅說完,就去安排。那三個盜賊一看這陣勢,心裡發虛,還沒動刑,全都招供,最後各打八十大板,刺配三千里。
卜慧書在茶館喝茶吃豆,有一位中年漢子,也來喝茶歇腳,他一見卜慧書,就立馬走過來,喊道:“師爺,師爺!”
卜慧書一看,像是在哪裡見過,他一摸銀指環,想起來了,是那天抓賈世文的時候,他幫忙扭送賈世文去縣衙的那個漢子。他對卜慧文比較熟悉,說出來卜慧文在龍王廟棲身,並在村裡私塾學堂教書的事,看樣子是個萬事通。他恰好是卜慧書學生的父親。可惜,卜慧書還沒和孩子建立起感情就被縣令請來當師爺。
果然,那人上來,一屁股坐下來,說:“師爺,我叫潘富貴。”
“噓——小點聲。這裡都是茶客,不要喊師爺,免得以後喝茶來就不自在。”卜慧書言道。
“好,師爺,上次師爺火眼金睛,一下子看出賊人。很多人都知道師爺厲害。”潘富貴說。
“潘富貴,你說說看,賊人臉上寫著賊字嗎?”
“沒寫。”
“對啊!那就要仔細觀察,看人不能只看衣衫,還要看別的細節。”
“是的,我是大老粗。是一個窮農夫。”潘富貴說,“別看我名字喜慶吉祥,因為沒有,才需要去求,富貴都是人們努力的方向。”
“可不能這樣說,農夫是衣食父母,沒有農夫,大家去喝西北風過活嗎?”卜慧書言道。
“說的是,先生!”
“再說,皇上也有三門子窮親戚,何況其他人呢!”卜慧書言道。
“沒錯,先生,我有一個富裕的親戚,最近遇到了麻煩!想請問先生有沒有好的主意。”潘富貴說。
“他在哪裡?就在南陽。他也是絲綢之路上和西域做生意的,把我們的絲綢茶葉運到西域,將西域的皮子和瑪瑙玉石運回來,發了大財,只是有些好色。他最近非常煩惱,估計要被南陽那邊的官府抓起來了,整天嚇得要死,整天像丟了魂似的,生意也懶得搭理,現在連夜跑到襄陽來求救。他聽說襄陽有個卜慧書師爺,很會破案,在這裡又不認識人,就只有我一個,我呢,當時就說了要幫他找到師爺,大話都說出去了,還真擔心師爺沒時間,或者有很多公幹要做,沒想到碰運氣,到師爺常來的茶館看看,結果無巧不成書,就找到了師爺,我呢,也沒辦法,只有厚著臉問師爺討教討教,看如何幫他,可憐他窮得只剩下錢,啥都不懂,天天過得提心吊膽,眼看就這樣憔悴下去。誰也沒辦法。”潘富貴言道。
“你說的那個富商親戚,現在在哪裡?”卜慧書問道。
“他在客棧。我家條件不好,他有錢,就讓他住客棧,如果先生同意,我這就去讓他過來,當面討教如何?”潘富貴問道。
“不用,我們一起去吧。他可能怕拋頭露面,擔心被人認出來,報到官府,派人來捉他,我們就去,沒有問題。”卜慧書言道。
“是的,先生,真是這樣!他現在就像老鼠上街,本來他想享樂,現在攤上痛苦的事,結果惹上了麻煩。”潘富貴說。
“走,現在就去。”卜慧書言道。他很清楚,這人敢來,說明還想洗刷清白,要不然,就不會來了,逃到西域不回來,其實是很蠢的辦法。這個說明富商很有頭腦。知道借力使力,憑藉鄰居襄陽人的幫助,可以達到目的。
“好,請隨我來。先生!”潘富貴言道。
卜慧書給結算了茶錢,然後被請到了富商下榻的客棧。
卜慧書一進去,潘富貴就介紹說:“師爺,這就是我南陽的的親戚,名叫潘瓊劍。”
然後他又對潘瓊劍說:“表哥,這就是我常常和你說起過的師爺。”
富商潘瓊劍一聽就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