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熊小小相隔兩個身為的一名官員連忙站了起來,出列拱手,有些緊張的稟告:“自從神女下令建設十城的命令以後,下官就開始在境內外招募匠人,但因為時間較短,在加上神女州沒有建材資源較少,目前……目前城市建設進度很慢。”

這個人劉正經認識,正是當初他從石城帶來的章金山,當初也是劉正經建議任命他為基建官,基建官這個職位也是劉正經開創的,主要負責城市建設。

短短時間不見,章金山身形圓潤了很多,氣質也有了很大改變,與當初那個落魄的環衛工判若兩人。

之所以用章金山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洪盟調來的人各方面人才都有,但洪盟從來沒有城市建設經驗,殺人鬥爭還算擅長,讓他們建設城市就有些外行了。

至於神女州牧民更不用說,他們世世代代都是住的帳篷。

而章金山活了大半輩子,走南闖北,什麼工作都做過,也當過包工頭,算是矮個裡拔將軍。

章金山受寵若驚,也算付出了十二分的心血,段段時間裡就曬黑了很多,不但親自學習城市規劃,還根據神女州因地制宜想出了很多開創性的點子。

這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廢物,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位置或者能讓他為之奮鬥的東西。

劉正經點了點頭,“神女州基礎落後,速度慢很正常,不必追求速度,要和工業建設同步起來,沒有工業就沒有城市,就算建起了城市也只會是鬼城。”

這是前世的經濟規律,前世有很多“鬼城”,這些鬼城大都是資源型城市,資源耗盡或者工業搬遷,城市失去了價值造成人口大量流失,也就成了鬼城。

神女州這樣的經濟環境,想要憑空建出城市來是痴人說夢,你不能指望牧民們每天趕著牛羊進出城。

所以,想要有城市,必需先有工人、商人、公務員、老師這樣的非牧民。

章金山見自己沒有受責罰,有些感動,眼眶微紅,沒有人知道他為了不辜負劉正經的這份信任付出了多少。“下官定當肝腦塗地、鞠躬盡瘁……”

劉正經抬手止住了章金山的表忠心,“有需要儘管去找尹浩、熊小小兩位總管,他們會盡量配合你。”

“宋郎。”劉正經又開口點名。

坐在最末的宋郎騰的站了起來,比章金山更加緊張,“下官在。”

“神女州教育發展如何?”

宋郎這位宋氏嫡子變化也非常大,除了黑了許多以外,臉上的輕浮之氣去了不少,和章金山很類似,不過他不是因為劉正經的信任而努力,而是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原來人可以這樣活。

現在就算打他他也不會離開草原,直到現在也沒人知道這位長相帥氣很有才華的青年是九門宋家的嫡系子弟。

如今他的職位是學政官。同樣是劉正經創造的官職。

“目前學校建設難度並不大,困難的是教師人才太少了。草原上識字的人太少。”宋郎說出了自己的難處。

劉正經思考了許久,開口道:“原本的王帳貴族現在是不是還在勞改?在其中篩選品德優良的人擔任老師,將功贖罪。教育是百年大計,非一年兩年能夠建功,學校如果發展困難,可以現在十座城市建設十座基礎學校,在烏城建立一所綜合學校。在廣袤的草原上建立一千個識字班,全民識字。適齡兒童必須參加。”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劉正經想起前世華夏剛建國的那段歷史,文盲率也非常高,之所以能在幾十年內完成掃盲奇蹟,識字班功不可沒。

宋郎眼睛一亮,瞬間有了方向和力量。“遵命!”

“熊總管。”劉正經叫到。

熊小小從這場會議開始就一直盯著劉正經,他比在座的各位更懂劉正經這些政策有多麼高明,有多麼難得。

若是放在前世,如果哪個君王能將其中某一條做好,這個君王絕對算不上昏君。而劉正經能在這麼多領域做出目前看來最正確的決策,讓熊小小心中無比敬佩。

“在。”

“在每座城市周邊開始屯田,屯田要因地制宜,同時配套水利建設,去內地遷移農民,願意來的免稅三年,給予最大的政策支援。神女州不能糧食自足就會永遠被卡脖子,遊牧為主的經濟太脆弱,也沒有發展的前途。”

說完劉正經補充道:“要注意水土流失。”

這條政策一頒佈,反應最大的是尹浩和熊小小。

尹浩哪裡不知道神女州的硬傷在哪裡,可是草原千萬年來都是遊牧,想要改農耕實在太難。他也沒有那麼大的魄力。

而劉正經這條政策著眼的是將來,這一條鼓勵農耕和前面一條教育都是為未來做鋪墊,看來之前劉正經一直在藏拙,這一次中原之行讓他改變了想法,真正決定建設神女州了。

這一刻他突然有了一種遇到明主的感覺,可是劉正經對洪盟的態度有些微妙,假如將來劉正經成為洪盟之主……這不是完全不可能!

像尹浩這種人,思考的遠遠不止是反抗,尤其是當初出兵胡安部落的時候,劉正經喊出的那些口號,對他的啟發和衝擊非常大,洪盟正是缺少那些目標性的東西。

這個只有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空前絕後的想法?他到底還隱藏了多少?

熊小小也看得出劉正經這些政策的高明之處,不過他在意的是“屯田”。

前世他穿越前,大秦之所以強悍,就在於商君變法,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