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統一年入冬,大雪停後十日,各地災情暫緩,大秦政府釋出公告,大秦、洪盟、新朝將舉行三方會盟,擱置恩怨,共商軍事,同抵外敵。

這一通告讓大秦境內所有百姓都為之一震,也都奔走相告,又充滿了希望。

不管是大秦還是新朝、洪盟,三方勢力範圍內的百姓其實都不排斥結盟。

新朝和洪盟境內的百姓雖然敵視大秦,認為以前被大秦統治的日子就是充滿不公和壓迫的地獄生活,但相比而言,他們更討厭和痛恨外族,這得益於新朝和洪盟一直以來的宣傳教育。

至於大秦境內的百姓,除了原本的利益階層基本都無所謂誰來統治,對新朝和洪盟甚至都心嚮往之,尤其是幾年戰亂,內部門閥剝削,生活苦不堪言,更加渴望驅除外族。

因此這一訊息幾乎受到了整個大秦族民的支援,對此劉正經心知肚明,不過是大秦為了議和造勢,為推進會盟添一把火而已。

巴州,巴城,這座西北偏遠城市,從未如此牽動整座天下的視線。

三方會盟的地點就選在了這裡。

巴城目前還在大秦掌握之中,但巴州大部分領土都已失守,巴城被打下只是時間問題。

選在巴城也是經過幾番考慮,洪盟軍臨城下,新朝與巴州也並不算遠,算是目前狀態下最適合的地方。

大秦方元首、洪盟方韓澈、新朝方鄒韜各自帶著大量官員召開了會談,這三位都是在民間名氣最大的政治人物,此次也在各大媒體電視臺的聚光燈下合影,開會。

但其實這三人所能討論的只是細枝末節,真正決定聯盟形式、權力劃分、利益分配和各自責任的是一個小型會議。

談判桌上只有六個人,大秦的是皇帝秦峙和武者協會會長商河,洪盟是劉正經和婁千,新朝是秦摶和那位與劉正經有過數次交集的曾經的女主持人任俠。

鄒韜與任俠,如今一明一暗竟然都代表新朝參與了會議。

有趣的是新朝秦摶和秦峙實際上是一家,也裝作各表一方的模樣參會,劉正經看在眼裡,極為同情那位商河會長,畢竟認真算起來,整張桌上六個人,五個人都是他的敵人,只有他不知道。

「此番會盟,為的就是保衛我族血脈不斷,三方擱置爭議,協商主題就兩點,止戰和備戰,今天三方如果都能做主,就商議出個具體來。」商河以東道主自居,此時開口道。

「如何止戰?幾大戰場犬牙交錯,止戰談何容易,誰來放棄陣地?」最先開口的竟是唯一的女性任俠。

劉正經看了眼這位愈發美麗幹練的熟人,心中好笑,請開始你們的表演。

果不其然,商河提出了自己觀點,中規中矩,無非是各退一步的方案,馬上就引起了新朝的反對。

婁千來這之前就與劉正經透過氣,也知曉此刻會盟的真正談判方是誰,也適時開口助力,讓商河根本強硬不起來。

局勢擺在那裡,哪怕沒有外族,洪盟和新朝如今也佔據優勢,外族一來,佔據大秦腹地的大秦首當其衝,最先滅亡。

幾番拉鋸,秦峙在收到商河求助眼神之後開口道:「為表誠意,我大秦願撤出黔州、北州、巴州戰線主力。」

一開口就是大手筆,商河直接瞪大了眼睛,還待開口,秦峙直接抬手止住。「幾位沒必要在這爭執不休,若談不出結果,三方無非都是滅亡的結局,爭論一時一州之地已無意義,不如開城不公。」

之後他看了一眼商河,「前次外族兵分四路攻秦,低估了我們的實力,計劃已經失敗。不過那也只是試探,我斷定下次他們再來定然就會是主力,而且是大秦之外整個世界的主力。」

「不如我們先來討論下對

方的進軍方案。」

婁千此時接話道:「北方無盡冰原和沙漠,環境惡劣,補給太遠,這條線會被放棄。西面哈里國已經打透過一次通道,在機械蜘蛛面前,屏山不足以當屏障,古來的屏障森林已經被征服。」.

「海上無險可守,兵州島州都不足守,一旦開戰,可以預見的是我們將要面臨的主要是兩個方向的壓力,西部,南部和東部的沿海。」

說完婁千不再說話,他的這番分析其實各位心中都有數,當戰爭的規模到達一定程度,就不存在什麼奇襲、偷襲的說法,幾萬人的軍團某一處戰場在未來已經無法左右大局,戰爭的開始其實非常明朗。

此時婁千看向秦峙,其實是說給商河聽的,「大秦主動放棄北州看似吃虧,其實是讓洪盟參戰的唯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