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救秦九略(第1/2頁)
章節報錯
眾位家主聞言也不由得一沉,若是這位都無能為力,那大秦該如何應對?
睦親王此刻長嘆了一口氣,“孫殘,我知你今天這番無禮是故意而為,如今我們已然知曉嚴重性,你就不要再鋪墊了。”
孫殘再度躬身行禮,表情正經了許多,“小子無禮之處,還請見諒……雖然有引起各位家主重視的心思,所說也是實情,如今新朝在西南攻城略地,昆州、隴州已然戰危,神女州在西北,覬覦巴州,若是島州再擾沿海,洪盟出東北,大秦不出三月即亡。”
一句話讓在座的大佬紛紛變色,他們直到這一刻才發現,如果孫殘所說的局面真的出現,大秦三月即亡也不是危言聳聽。
孫殘見眾位終於明白了當下局勢的嚴重性,繼續說道:“神女州三年不動,突然出手,後面的局勢不可不防。”
“孫軍師可是已有謀略?若有,我等全力支援。”一個沙啞難聽的聲音在場間響起,是從來不愛說話的術士協會三巨頭之一的風巨頭。
眾位家主紛紛點頭開口表示贊同。
孫殘目的已經達到,“我有九條方略,需要整個大秦都配合。”
“軍師請說。”
“我等配合。”
孫殘從懷中取出一張地圖,展開後直接糊在了牆上,上面畫滿了各種箭頭和標註。
“第一條內空外緊,如今大秦已然陷入包圍之中,西山三州、蜀州在西、西南,神女州佔了西北、北,東北三州佔了東北,島州懸於東。”
“這種佈局顯然預謀已久,如今大秦已然被包圍,局勢危急,然而大秦主要兵力仍然集中在帝州以及周邊四州,這樣下去,最後只能落得一個困獸局面。”
“大秦帝州以及慶州、銅州、衛州四州守備軍隊主力全都調往邊境,州內只留治安署維持治安即可,帝州只留下一千禁衛軍,守衛帝都,同時作為突發事件的應急部隊即可。”
這第一條就是大手筆,幾乎改變了大秦近萬年來的兵力分佈。各位家主雖然不擅長軍略,可以明白此舉的深意,大秦內地並無危機,相反邊境戰事吃緊,舊的兵力分佈已經無法應對現在的局勢。
片刻後,眾位紛紛點頭。
“第二條,九門各出高手,填補常規軍隊中高階戰力缺失的弊端。長久以來,大秦內地軍隊分為禁衛軍、常規軍隊,這種結構極不合理。”
“禁衛軍和常規軍互相毫無配合,更不瞭解,互相輕視,昆州、隴州被武者部隊打了個措手不及,北州大量禁衛軍駐守,卻被東北三州的常規部隊差點平推。可見我大秦常規軍隊應對不了對方的武者軍隊,禁衛軍又應付不了對方的常規軍。”
眾位大佬紛紛點頭,禁衛軍的成立本就是為了鞏固皇族統治,是懸在各處軍隊的一把利劍,和平年代,這把利劍想要斬誰就要斬誰,但如今叛州四起,正面戰場中炮火優勢被放大,禁衛軍和常規軍使用不當,職能不明,落敗也會是必然。
這個問題他們再吃幾次虧或許也能認識到,如今被孫殘提出來,也是後知後覺該改變了。
“第三條,軍官改制。我知道九門是大秦之基,各軍團的最高長官九成都是九門嫡系,恕我直言,其中有幾人知兵?懂兵?”
“大秦常規軍骨子裡都已經腐爛了,任人唯親,底層軍官無上升通道,普通戰士毫無戰意,這樣的軍隊,焉能不敗?必須軍改,裁撤無能主將,選賢任能,這點不能著急,不然必然生亂。”
各位家主這一次陷入漫長的沉默,相比於前兩條,這一條對他們來說要更加嚴重,這意味著在剝奪他們的軍權。
孫殘嘆了口氣,“可以成立督軍處,將常規軍中九門主將轉為各級督軍職位,不主持具體戰事指揮,行使監察、審批職位任免、掌管後勤、軍備。”
九門家主鬆了一口氣,紛紛點頭,雖然權利有所削弱,但並未失去對軍隊的掌控,目前也只能這樣,他們也清楚自家的將領們是怎麼上位的。
“第四條,成立情報處。我知各位各有情報系統,兩軍對陣,情報為先,但大秦政府情報部門形同虛設,九門情報雖強,卻互不相干,極易造成情報擁堵浪費,或有疏忽,神女州情報三年缺失就是一個教訓。”
“將各家情報系統整合到一起,成立為一個情報組織,統一安排,協調互通,由我任處長,下設九位副處長,情報九位家主可隨時監察。”
眾位家主面面相覷,都不缺大局觀,紛紛點頭,至於會不會各自有保留,這就不知道了。起碼九門之間互相安插的諜子、暗棋就不會融合到這個情報處裡。
“第五條,加強軍隊思想教育,近幾百年來內地派往兵州的兵源質量越來越差,這裡指的並非是身體素質,而是軍心。軍士對國無歸屬感,軍隊則無軍心,這三年來的幾次戰爭的戰損我都看了,士兵叛變投降都是家常便飯。”
“這樣的軍隊是沒法打仗的。軍隊裡懲治貪官,嚴禁貪墨軍工,樹立戰鬥英雄榜樣,加大軍工獎賞,對士兵家屬給予一定福利照顧。”
這條大家都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