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我哥是劉正經(第1/2頁)
章節報錯
騎兵,一個古老的兵種,但隨著大秦進入火器時代,騎兵在槍炮面前成了戰場的活靶子,尤其是機槍的誕生,讓騎兵的衝鋒成了笑話。
槍聲一響,不許瞄準,不管是射人還是射馬都能殺敵。
炮聲一響,馬匹受驚,曾經所向披靡的騎兵就陣型散亂,人仰馬翻。
所以,蒙州雖大,在大秦眼中毫無威脅,危險程度甚至比不上同為荒州的山州。
大秦進入戰亂時代以後,東北三州、島州和新朝就吸引了整個大秦的注意,再加上神女州地廣人稀,邊境又常年設有巡邏隊,通訊斷絕,大秦幾次安插暗諜均失敗以後就放棄了對神女州的探查。
這個大秦佔地面積最大的荒州反而最沒有存在感。
三萬騎兵衝出神女州,一天之內拿下了沙洲,成了這一年內最不可思議的事情。
沙洲雖然多為沙漠,但現代化的城鎮綠洲也有不少,在現代文明面前,神女州的騎兵能攻打陣地還是能進行巷戰?
這種事情的魔幻程度就像一個笑話。
可事實就是發生了。
直到數日後,大秦才得到了具體的情報。
最大的變數就在於和三萬騎兵,騎兵還是騎兵,只不過戰馬全都換成了摩托車,一種從未在大秦出現過的側三輪摩托車。
每個摩托車上坐著兩人,一人騎車,一人掌控重機槍,每一輛摩托車上都有鋼板擋甲。
這樣一支三萬人的部隊機動性還要超過原本騎馬的軍隊,從出兵到佔領,就沒有遇到過像樣的抵抗。
沙洲本就荒州,又地處偏僻,按照大秦一貫對待荒州的態度,這裡的確沒有什麼強大的守衛力量,更沒有預警手段。
神女州悄無聲息集中了三萬人陳兵邊境,沙洲還一無所知。
五千人規模的騎兵沿著沙洲邊境長驅直入,沿路摧毀通訊基站,剿滅、控制治安署、行政部門,如狂風過境一般,半日間就將沙洲與大秦的聯絡徹底切斷。
另外兩萬五千人,兵分數路直接對沙洲開始佔領,幾乎同樣的模式,切斷通訊、突然襲擊拿下主要守備力量、控制行政部門,一整套流程如同演練了無數遍一樣,甚至神女州戰士們勸降的臺詞和佔領後的公告都一模一樣。
沙洲一州之地,短短一天時間內就徹底淪陷,被神女州實現了事實上的佔領。
沙洲原本有一個守備軍,是一個近三千人規模的現代化機械部隊,當地官員並沒有這支軍隊的排程權利,再加上通訊斷絕,等到他們發現的時候,神女州騎兵已經包圍了駐地。
而他們的長官,直接宣佈起義,脫離大秦統治,歸屬神女州。
幾個中層軍官試圖反抗,被早有準備的長官雷霆鎮壓,三千人的機械部隊幾乎被兵不血刃的拿下。
這支部隊的軍械全部被神女州收編,被人運往沙洲與巴州的邊境。
沙洲投降計程車兵們震驚的發現,他們眼中只會騎馬放牧的草原騎兵,不但騎著摩托拿下了他們的守備軍營地,還有模有樣的開走了他們的裝甲車、大炮牽引車,看他們對一些單兵重武器的操作,也不像是新手。
他們真的是神女州的牧民嗎?
是的,他們可以確定,因為這些士兵雖然都穿著制式服裝,但身上還都有牧民們特有的羶味兒。
而且他們在衝鋒的時候嘴裡嗷嗷喊著的都是神女萬歲,這句話彷彿有什麼力量一般,只要喊出來就有無窮的力量,讓他們無懼生死,只顧衝鋒。
沙洲被徹底佔領後,西沙道的商隊發現關卡之上已經換成了沒見過的隊伍,關卡也不再放行,西沙道另一邊的巴州才發覺不對。
這時候的巴州方依然沒有足夠重視,以為只是沙洲出現了問題,中原州對於荒州有天然的優越感。
在他們眼中荒州就是一些野民,盜匪橫行,官匪勾結,勢力紛爭,這樣的事情在正常不過,這也是走西沙道的商隊都需要保持武力的原因。
事實上沙洲也的確經常出現匪亂、政|變,不變的是不管誰成了沙洲的實際控制者,都要向大秦臣服。
在收到訊息之後,巴州派出了一個視察團,這個視察團的作用就是去看看巴州出現了什麼問題,並不會過多幹預沙洲內部紛爭。
畢竟大秦對荒州的治理政策就是讓他們亂,他們的作用就是重新與巴州的新統治者建立統屬關係。
而這支視察團基本上沒有什麼警衛力量,不管是沙洲的盜匪還是任何一派勢力都不會蠢到動大秦的視察團。
對視察團來說,這就是一個肥差,不管那裡發生了什麼,他們去了就會是“天朝上使”,當地勢力要想得到大秦的支援,就必須用錢財、美人賄賂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