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兩場議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帝都,那個真正決定大秦走勢的小院裡再一次坐滿了人。
只不過那個坐輪椅的姜家家主換成了他的長子姜洪,位次也換到了最末。
龍椅之上的元帝依舊那副半昏睡的模樣,身後站著風華絕代的長公主秦岄。
“各位家主,總要拿出個章程,禁衛軍已經在山中待命,各家是否已有定計。”秦岄語氣平淡的開口。
“不能再拖了,各家出一名武宗供奉,入蜀。”王家家主王長黎率先開口。
各方沉默,宋知淵接過話題,“一名武宗沒有問題,只是蜀州之事太過蹊蹺,太過突然,竟是在我們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直接顛覆了一個州,讓人細思極恐,我大秦是否還會有第二個蜀州?”
眾人都明白這個道理,直到此刻蜀州在他們眼中仍然算不得大事,一州之地,不論怎麼樣都不會是大秦的對手,但蜀州叛變的表象之下的東西才是他們需要關心的。
一個大秦內地絕對控制之下的州,一夜之間變換旗幟,這絕對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需要蜀州各個關鍵部門全都打通。
烈親王秦摶入蜀不到十年,真的能做到嗎?各家留在蜀州的執事、負責人為什麼沒有訊息傳出來,這種失控感才是習慣掌握一切的他們真正的恐懼來源。
狄萬仞又開始陰陽怪氣,“一個好好的親王不當,偏偏扯大旗要立國,真是想不明白,我建議陛下徹查現在的禁衛軍高階將領,嚴防第二個陳摶出現。”
老皇帝閉目養神,彷彿沒有聽見。長公主秦岄掃視一眼滿場的老狐狸,開口道:“烈皇叔為什麼這樣做我們至今尚不清楚,從這個新朝的綱領來看,他無意大秦帝位,而是要建一個新的國家。”
狄萬仞將鍋甩給皇族,秦岄話裡的意思是人家不是衝皇族來的,而是衝著整個大秦,誰的錯還不一定。
一向不愛說話的鐵伏秀也開口,“從藍天事件開始,九門試煉損失慘重,島州獨立,而後蒙州和蜀州幾乎同時作亂,這都是一年之內發生的事情,若說背後沒有聯絡,我是不信的。”
百里宏圖:“洪盟?前段時間宋家老窩差點被那位給端掉,這是又要發起戰爭了嗎?”
被人提及痛處宋知淵毫不在意,“不是洪盟,起碼不止洪盟,實不相瞞,從藍天事件開始,我就一直懷疑大秦除了洪盟以外還潛藏這一個勢力,一直在我們眼皮底下推動著。”
“島州明面上是洪盟和殺手聯盟聯手而為,可他們不是傻子,憑藉一個彈丸之地憑什麼敢和大秦翻臉?後面就有了蒙州和蜀州。”
“蒙州那邊逃出來的親王所知也不多,只知道突然冒出來一個神女,短時間裡名聲就傳遍了整個草原,迅速席捲了蒙州,所到之處雲集響應,短時間內就巔峰了汗王,推翻了王帳。”
“大家應該都清楚,蒙州不可能憑空出現一個神女,目前訊息還不多,無法確定背後是哪個勢力,不過蒙州和蜀州何其相似。”
“蜀州,據我所知,蜀州是洪盟勢力發展最薄弱的一個州,這次蜀州作亂,我刻意在其中尋找洪盟的身影,調查了蜀州出事前的人口流動,並沒有一個我們盯住的洪盟人物前往,島州也無人員流通。”
宋知淵語氣鄭重了許多,“各位,這是一個新的勢力,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存在的組織,威脅不必洪盟低。需要我們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對待了。”
宋知淵的一番話讓會議室氣氛壓抑了許多。
“陛下可有決斷?”商河把話題重新丟給了元帝。
元帝睜開微眯的雙眼,卻提起了一件別的事,“劉正經這個人現在在何處?我們的劍聖在何處?”
眾家主紛紛變色,聯想到了很多東西。
在今年的眾多大事件中,劉正經這個人看似只是一個小人物,但在座的幾位家主知道他意味著什麼。
元帝在此時突然提起劉正經絕對不是思維跳脫,如果這一年的這幾件大事都和劉正經有關呢?
這才是真正威脅九門根本的大事。
至於第二個問題就很好理解了,劉正經要殺,但要殺劉正經首先要面對殺聖,在殺聖面前,未到絕頂境界人數無用,化聖與聖術師聯手已經敗了,只有再聯合劍聖才能面對殺聖。
在解決殺聖之前,他們這些人的腦袋其實還都不安全。
“前段時間我們留在劉三更老宅的後手發現了一個年輕人,後來石城治安署出動五十餘人,全部被打傷打殘,署長生死不明,這個年輕人身上沒有真炁波動。”一直沒說話的姜洪開口。
眾位家主忍不住看了一眼這位姜家新任家主。
沒有真炁波動的年輕高手,這已經成為當初的張三丰後來的劉正經的專屬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