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原本鄭南還是帶著美好願景去的,畢竟正如吳主編說的那樣,寧海晚報好歹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頂尖媒體,能合作肯定還是以合作為前提的。

可誰知道是不是易安老師給了他莫大的自信,上來居然是那麼一副傲慢的嘴臉,大有一副“是我給你合作機會”“是你求著我合作”的做派,那就你好再見,爺不伺候了。

開玩笑,你寧海晚報的影響力是大,但也沒到一手遮天的地步。

自己之前和寧江日報合作的挺好,要放到全國,自己可選擇的媒體就更多,更沒你寧海晚報什麼事了,不知道自己是個什麼形勢嗎?

至於自己這麼做會不會得罪吳主編,那不是鄭南要考慮的,你寧海晚報也不是唯一。

回到儀器廠,就見莊衛帶著樑子雲他們都頗為激動的等在辦公室裡,似乎等著無往而不利的鄭廠長帶給他們好訊息。

“很抱歉讓大家失望了,我最終沒能和吳主編談攏。”鄭南直說道。

這個答案讓莊衛和樑子雲他們都愣了一愣,但隨後也都紛紛表示這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像寧海晚報那樣的頂尖報社是他們這種小廠高攀不起的。

要知道寧江日報那邊的費用本就不低,寧海晚報只會更高,不管儀器廠還是陽光眼鏡都債臺高築,他們也花不起這個錢。

這些傢伙這麼善解人意,讓鄭南都不好意思了,鄭南高聲告訴他們:“別看寧海晚報現在厲害,等以後我們陽光眼鏡成為全國品牌,我們會讓寧海晚報以報道我們的新聞為榮!”

莊衛和樑子雲他們完全相信這一點,因為在上次的股東大會上,不管鄭南還是外資的道格拉斯,都是以發展全國品牌為第一目標的。

本來莊衛和樑子雲他們就完全信任鄭南,現在再加上外資都這麼說,那就沒任何疑慮了。

很快大家就將寧海晚報這個事情拋諸腦後,繼續全力搞生產。

根據莊衛說,新一批的樹脂材料已經到位,車間裡對加工工藝的掌握也越發熟練,莊衛估算最多不要一個禮拜,就足夠鋪貨全國的量了。

不愧是最頂尖的光學儀器廠,這些老工人的手藝是真沒得說。

當然鄭南還是要老生常談的告誡他們不光保量,更要保質才行。

而除了眼鏡,鄭南還詢問關於光刻機鏡頭的製作進度。

莊衛告訴鄭南他也不光自己在做,同時還帶了三個徒弟,將粗加工打磨的活給他們,自己只負責最後的精細加工。

“我已經儘可能把效率提到最高,但是很抱歉,目前只做出不到一半的合格鏡片。”

莊衛說起來很不好意思,覺得自己有愧鄭南的信任,但事實上莊衛已經做到了最好。

由於他們買不到最先進的超精磨床,莊衛只能採用老工程師使用普通手工磨床進行加工,只是這種辦法不僅效率慢,更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在裡面。

就像之前老工程師研發65光刻機時那樣,往往幾個月甚至半年才出一套光刻鏡片都再正常不過。

現在莊衛使用手工磨床半個多月就能出將近一半的鏡片,已經是老天保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