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的一連幾天,鄭南持續關注蔡斯和強勝的動向,發現他們沒有明顯針鋒相對的大動作,鄭南就知道自己賭對了,這倆本來合作就不緊密的企業果然在重壓下分道揚鑣了。

鄭南長舒了一口氣。

不過道格拉斯相較之下就感覺有些可惜了,因為其實他心裡是有點想看蔡斯和強勝暴起反擊,想看鄭南出醜窘迫的樣子,甚至他覺得自己是不是有機會能要挾他再交出一些股份出來的。

但結果很讓他失望,沒想到蔡斯和強勝這就退避了,真是分外無趣。

當然作為布萊倫的華區總裁,道格拉斯也不會做出向對手通風報信的蠢事,現在鄭南逼退蔡斯和強勝兩大競爭對手,陽光眼鏡能很好的借用這個機會迅速搶佔市場份額,道格拉斯能向總部交差,他比誰都不希望再出意外了。

而隨著蔡斯和強勝的避退,鄭南丟擲的“滿減”和“大客戶”兩大政策效果立竿見影,無數電話打進儀器廠都是詢問關於兩個政策的,更多的是直接帶錢上門。

開玩笑,現在陽光眼鏡就是全國最火的牌子,尤其引領樹脂材料眼鏡的風潮。

短短几天時間,陽光眼鏡就進賬六位數。

至於鄭南的做法也很直接,錢都一分不留,全投進生產裡。

“我們需要更多的產品投放市場!”

“錢放在銀行的賬戶裡是不能生錢的,只有將他們變成產品投放市場,才能為企業創造最大價值!”

這時候化工廠那邊仍然還在技術熟悉階段,生產效率比較不穩定,鄭南於是再找道格拉斯深談。

這一次鄭南很直接的攤牌:“我知道你南港的貨是抬高了很多倍的,以前陽光眼鏡沒有辦法,但現在化工廠那邊遲早能穩定提供樹脂材料,那麼你在南港囤的貨不知道多久才能消化掉,所以我建議你趁現在一次性全賣完,便宜一點。”

道格拉斯第一反應當然拒不承認,他堅稱自己之前的價格都非常公道,絕對沒有欺瞞成分,而且自己呼叫的是布萊倫南港倉庫的貨,不會有任何積壓情況。

鄭南不跟他做任何無謂的口舌之爭,只是讓他了解清楚以後再做決定。

鄭南跑了一趟化工廠,那邊工程師的學習效率很高,按照車間主任的說法,最多不超過三天,化工廠就可以開始規模化生產了。

回到儀器廠,道格拉斯也想通了,決定把南港積壓的最後一批貨一次性全賣給了陽光眼鏡,雖然仍然是三倍多的價格,相比之前已經非常良心了。

其實鄭南原本對三倍多的價格還是認為太高了,但鄭南在和副廠長樑子雲端計算了一下資金以後,要求道格拉斯允許欠賬,這才最終同意三倍的價格。

隨著南港來的原材料大批進廠讓儀器廠開足了馬力生產。

雖然在賬面上來說,陽光眼鏡仍然處於嚴重虧損階段,甚至由於這段時間跟蔡斯強勝的不斷鬥法,導致虧損幅度越來越大,但隨著各個車間滿負荷運轉,大量標準鏡片被運往全國各地,不斷有銷售額進賬,鄭南甚至敢放豪言:哪怕現在陽光眼鏡負債率超100%哪怕150%,都仍然是優質產業!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虧損換市場,任何一個智商正常的企業家都能看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