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東村,每棟別墅都有醒目的名字,那是樓主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每一條道路也有自己的名字,是以捐款修建的村民命名的。

可以說,有樓名,不一定能找到對應的路名,但是,有路名必有對應的樓名。

唯獨兩條主通道:一條叫萬力路,一條叫萬英路,卻找不到對應的萬力樓和萬英樓。

那是因為,他們的別墅叫聚賢樓,是東村唯一沒有用樓主命名的別墅。

在這高檔聚賢樓的廚房中,卻保留著一個古老的土灶。

土灶裡塞滿了乾柴乾草。

至於為什麼要留住土灶,又要塞滿乾柴乾草,得追溯到方萬力的奶奶那時代。

奶奶在世的時候,某個夏天的下午,一個風水先生路過方萬力家,向奶奶討水喝。奶奶請他進門休息並盛水給他喝。

那風水先生一進門,沒顧上去接奶奶遞給他的水,徑直地走向灶臺。他手捧著羅盤,繞灶臺來回走了三圈,邊走邊感嘆:“好!好!好!真是太好了!”

奶奶問他什麼好。

那風水先生說,這是難得一見的風水寶地——鳳地。這灶臺剛好建在“鳳的腹部”,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分毫無差。

奶奶心想:眼前這年輕人,看他穿著西裝革履,頭髮打滿摩絲,被牛舔過似的,不像是風水先生,倒像個江湖術士,滿口江湖論調,他說幾句好話,不過是為了討幾個錢餬口罷了。奶奶拿些錢想打發他走,沒想到風水先生分文不取,說是為了報一碗水解渴之恩。

滴水之恩都要湧泉相報,何況是一碗呢。

風水先生對奶奶說:“鳳頭出達官,鳳尾出貴人,你們家這塊地卻是一隻鳳,真是不得了啊!子孫後代必是人中龍鳳,大富大貴,前途不可估量!”

風水先生臨行時還再三吩咐奶奶:“鳳腹暖和,才能多產好卵,多下好蛋,多育好仔。在沒燒火的時候,也要放些乾柴乾草在灶子裡,這樣,就像鳳有了窩一樣,鳳有了窩就能暖腹部,就不會飛走,才可以保風水不衰。”

奶奶起初是半信半疑的,但出於對後代的期望之心,她經常跑到村子後面的小山上俯瞰他們家的房子,一天去看了好幾回。

她越看越覺得風水先生說得對,他們家所處的地形像一隻棲息的鳳,煙囪剛好處於卵巢的位置。

奶奶臨終前的一段時間裡,除了要在灶裡放柴草這件事情外,其它事情都沒記住。

父親每天出門前都會吩咐方萬力:“阿力,我跟你媽忙,你哥哥姐姐都上學了,只有你一個人在家裡陪奶奶,你要好好照顧好她。”

方萬力總是簡單回答:“好的。”

父親拿一把靠椅放在家門口讓奶奶坐上面曬太陽就出門幹活去,奶奶坐在靠椅上閉目養神曬太陽,方萬力坐在門檻上用樹枝在地上亂畫各種圖案。

奶奶會突然問方萬力:“阿水,你娶媳婦了嗎?”

方萬力天真地看著奶奶:“奶奶,我不是阿水,我是阿力,阿水是我哥哥呀,他去上學了。”

奶奶“哦”一聲,停頓了一下,又問方萬力:“阿力啊,那你娶媳婦了嗎?”

方萬力笑嘻嘻地回答:“奶奶,我還沒媳婦呀,我才六歲呢。”

奶奶“哦哦”兩聲,又停頓了一會,說:“對哦,六歲不能結婚,我跟你爺爺十五歲才結婚。”

奶奶停了一會又對方萬力說:“阿力啊,你結婚了要跟你的媳婦說那灶臺的柴草不能斷,將來有兒子兒媳了,也要跟他們說一下,要保住我們家的風水,要重振祖上威名,你太爺可是咱們縣的首富......”

“奶奶,知道啦,你說好幾回了,我都會背了。”

奶奶很疑惑:“哦哦,我都說過啦。我怎麼都不記得了?那灶臺裡有放柴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