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阿龍的前半句話提醒了方萬力。

對,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而不是一句“不行”就了事。事在人為!

就在那瞬間,方萬力腦裡閃出了一個主意,雖然沒有十足的把握,但是這是挽回殘局唯一希望。他問阿龍道:“你是說你這個訂單是供整個下半年的?”

“沒錯。”阿龍反問道,“這跟交期有什麼關係呢?”

“能不能分批發貨呢?”

“分批?我從來沒這麼做過。”

“看能不能這樣,我們分三次發貨給你。第一批趕在這個交期前;然後推遲20天,我再發第二批;到第二個中旬發第三批。”

其實,分批發貨是很多廠家不樂意乾的事情,特別是質量沒保障的情況下,萬一第一批貨被客戶發現質量有問題,有可能接下來的兩批貨就會被取消。

方萬力也深知其中厲害。

可是,他不怕。

他有這個底氣。

他也必須拼一回。

阿龍託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見阿龍有點猶豫,方萬力補充道:“這樣做的話,既保證你不會斷貨,又可以幫你省下幾個月的倉儲費。”

方萬力平日跟客戶交流,知道國外客戶大都租用臨時倉庫來存放未銷售的貨,而且按體積計算,每天都要付一筆不菲的租金,所以故意提醒阿龍。

阿龍沉思了片刻,苦澀的臉上露出了微笑,高興道:“阿力,你提醒了我。我們之前都沒這樣操作過,我看這樣行,但是你要保證,第二批和第三批貨及時給我。”

“這個沒問題,我會按合同的日期給你。”

“那行!”

終於解決了交期問題,方萬力心裡放鬆了許多。

可是,阿龍喝了口茶,又問道:“這價格是另一個供應商給的,你為什麼做不了?”

方萬力想:阿龍來之前,已經發資料給我報價了,那他肯定是可以接受我的價格,不然,他怎麼可能特意跑這麼遠過來跟我談合作?他把其他供應商的價格給我看,肯定也會把我的價格給其他供應商看,然後讓我們之間惡性競爭、相互殺價,他坐享漁翁之利。

但是,看破不說破。

所以,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立場。

而只有自己夠專業夠實力才能說服客人。

想到這裡,方萬力對阿龍說道:“阿龍,我們中國人有句話叫物有所值。我不會跟別人比價格,因為我會保持我的高質量。你可以算一下每條褲子的成本,其他供應商給你的這些價格根本賺不了錢,所以也就有可能無法保證質量。而這是你自己的品牌,質量不好的產品,就會影響到你品牌的形象,你會得不償失的。”

這些話戳中了阿龍的痛處。

他做服裝生意已有十幾年了,除了接客戶訂單,還擁有自己的品牌,對服裝面料和輔料市場研究得很透徹,他也知道其他供應商給的價格是不可能賺錢的。

可是,誰會樂意做賠本生意呢?

唯一的做法就是偷工減料。

在質量問題上,阿龍也是吃過不少虧,這也是他一直更換供應商,並把一個訂單分給多個供應商分擔風險的原因。

阿龍想了想,道:“但是我發給你報價的是兩萬件,現在數量翻了十幾倍,你要重新核實個價格給我。”

見阿龍還價,方萬力心裡暗喜:有還價,說明更有希望。

這是個大好機會,這時要退一步,好給對方一個臺階下才行。

方萬力重新仔細算了一邊價格,道:“之前這幾款,還有這些款式,一樣的顏色不同的款都可以給你同一個價格,比之前的報價少五毛,只有這兩款多了兩個口袋,一件加2元,折算成美金……”

等方萬力報完價格,阿力聳聳肩,道:“不能再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