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康城到老家縣城的最後一班汽車的發車時間是大年三十下午一點,由於大部分人早幾天都回家過年了,這班車上,除了方萬力一家人,沒其他乘客。

司機是一個四十歲模樣的男子,看起來憨厚老實,臉上一直掛著溫和的笑容,對乘客彬彬有禮。

他站在車門檢票,方萬力一家遞過車票,司機看了一下,親切地說道:“今天只有你們幾個,車上隨便坐,不用按票就座。”

等他們都上了車,司機也到駕駛室準備發車。

平時搭車,父親喜歡選靠近車頭的位置,可是這次,父親擔心坐的太前面,司機會跟他搭訕,所以一上車就徑直往最後一排走去。

方萬英和方萬力跟在父親身後,方萬水則在中間位置坐下。

母親走在最後面,叫住方萬英和方萬力道:“阿英,阿力,你們怎麼往後走啦?坐中間位置比較穩,好坐。”

又問父親道:“老頭子,你怎麼也往後面走?”

沒等父親回答,只聽司機好奇地問道:“莫非,你們是東村的方萬英,方萬水一家?”

“你怎麼知道?”母親驚訝道。

“在我們縣城,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東村有你們這一家人啊。”司機對父親豎起大拇指道,“一個農民,培養出三個名牌大學生,真是不容易啊,在咱們那,只要提起你們,無人不豎起這個。”

說著又伸出大拇指稱讚。

司機十分熱心,又是問長問短:你們忙到這麼晚才回家過年啊,今年肯定生意不錯吧?應該賺了不少錢吧?……

司機是個老鄉,要是在以前,父親都會熱情地跟他多嘮嗑幾句。

可是父親聽了司機的話,再想想目前的處境,心裡產生了更大的落差感,他簡單地敷衍一下,走到最後一排坐下來,靠到座椅上閉目養神。

司機勸父親道:“就你們幾個人,不用按票入坐,您坐到中間來,中間位置最穩,坐起來最舒服。”

父親睜開眼睛,看了司機一眼,簡單地說了一句:“不用了。”又閉上了眼。

母親覺得父親冷落了司機,便插嘴道:“他不敢坐車,剛坐公交車過來就有點暈車,所以不愛說話,別往心裡去。”

其實父親不會暈車,他只是擔心司機問更多問題。

沒想到司機忙跑到駕駛室,拿來一個小瓶子和一瓶水,從小瓶子裡倒出藥來,拿一個給父親:“叔,你吃個暈車藥吧。”

父親推遲道:“我沒事,休息一下就好。”

“要坐幾個小時呢。”司機堅持道:“這藥吃下去得等半個小時才起作用,這樣吧,也沒其他的乘客了,我晚半個小時發車。”

好意難卻。

父親接過藥就往嘴裡塞,乾巴巴地硬吞了下去,眾人想攔都來不及。

父親對司機說他吃藥不用喝水,其實是心裡苦著。

一路上沒有言語,快到老家縣城的地方是個分叉路口,一條直走通往縣城,另一條是左拐通往東村。

到這裡時已經是下午四點左右。

大年三十這天,老家人都早早地買了年貨,到了下午,大都在家裡準備年夜飯,油炸的、炒的、蒸的、煮的……

到了這時間點,空氣中夾雜著各種飯菜的香味,透過車窗,偶爾可以見到有些人家已經開始擺桌準備吃晚飯。

路上少有行人,更是沒有車輛。

車開到三叉路口時,司機突然說道:“我直接載你們回家吧。”

沒等他們回答,車頭已經左轉。

方萬力感激道:“謝謝你,師傅。”

“不客氣,這個時間點,已經錯過縣城到東村的末班車了,你們到那轉不到車的。”

“那真的是太感謝你了。”方萬英也感激道,“待會我們補你車費。”

“不用,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