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落日再一次降下來,最後的餘暉像是被鮮血浸透,隨之而來最為慘烈的一場大戰也拉開了帷幕!

城外的攻城部隊再一次集結,城下屍體堆起了一層,燒灼之後的焦味在空氣中蔓延而開,不知從哪裡飛來的禿鷹做著戰場上最後的打掃。

這些屍體都是被北戎驅趕著攻城的新朝百姓,大戰持續了三天之後,附近百餘里已經見不到一個百姓了。

也就是說,與北戎的正面交鋒已經開始。城樓上,秦瑞和頭上扎著布條,日前不慎染了風寒,加之幾日來的奔波勞累,他的身子每況愈下,臉上都是抹了脂粉,以此掩蓋病態的蠟黃。

城內真正屬於軍隊系列的只剩下不到五千人,就算加上臨時徵調而來的民壯,如今參加守城的也不到一萬,在此之外,更大範圍的動員也已經開始,邢州城裡的百姓也在見識過戎人兇殘之後,終於激起了幾分血性。同時在知州衙門主導的輿論之下,如今的邢州已經有了一種與城共存亡的作態!

當然作為首腦的秦瑞和,古弘毅等人,卻也明白他們這種“爭取”背後的無奈,但正如之前說過的,有些事總得有人去做,只願這種決死能夠有些警告醒作用。

夜色將近,攻城開始了。

——

遠在千里之外的京都汴京,朝堂上,登基不足兩年的皇帝坐在上首,堂上一片靜默。年輕的皇帝臉色鬱郁,眼窩凹陷,看起來甚是疲憊,然而此時卻沒人看他,就連平日那些“頂撞”他的御史言官此時都各自垂著頭,不知在醞釀些什麼。

周頊咳嗽了幾聲,旁邊侍裡的太監黃恩一臉擔憂的看著他。

“諸位都是國家棟梁,平日裡對於時政總有些說辭,今兒個怎麼都不說話了?”

杜賢站在最前面,比之在江寧時,如今的他已經是須發皆白,額頭像是被犁過數遍,仿若是蒼老了幾十歲。周頊看了他一眼,眼色微微一閃,大抵也是心疼這位老師這兩年做的努力,知曉他辛苦,不願說什麼重話。跟著將目光落在了樞密副使張端身上。

張端是在原樞密使韓束病休後上的位,對於北方防禦秉持的也是韓束那一套,眼下察覺到皇帝的視線,他也只能站了出來,躬身道:“陛下,臣願隨軍北上……”

事到如今,張端能夠說的話大抵也只能是這樣了。

周頊嘿然一聲,顯然很是失望,但事到如今,許多事情根本也就沒有一個全然的辦法!

周頊嘆了一聲,開了口:“無論如何,邢州不可以丟……”

“陛下,臣以為比起邢州,汴京的防禦更為重要,臣請陛下下詔,命各地組織軍隊入京勤王!”

張端卻在這時開了口,望向皇帝的目光灼熱,滿是懇求。

此話一出,很快並有許多人應和,周頊抬手揉了揉額頭,說到:“左相如今還在北地,朕信他!”

張端還想再說什麼,卻見周頊擺了擺手,堅決道:“即刻從禁軍抽調十萬人北上馳援邢州,另外著神機營一同北上……”

“陛下……”

聞得此話,杜賢也站了出來,撲通跪了下去,勸了起來!

換來的卻也只是皇帝更加堅決的“朕意已決然。”

——

說回長江南岸,永樂朝,經過半年多已經安定下來,比之北方,誠然是一片祥和之景,而作為下層百姓,卻也因為北方傳來的訊息顯得不如表明那麼平靜,尤其是如今永樂朝的所作所為。因此近來已經有人上街請求出兵北上,而士林之間醞釀的東西卻也漸漸明晰了起來。於是永樂朝針對士林再一次舉起了屠刀!

將軍府中,王凝拿著雲記送過來的信,一時間也覺得頭疼。整個北方雲記已經全部收縮南撤,將近兩年的經營在這樣席捲天下的洪流之中顯得渺小。彙集過來的訊息裡,他大抵能夠想象得到北方如今是個怎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