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譽不知范蠡何意,還是點了點頭,道:“有所耳聞,據說前些年越國戰敗,勾踐大王被俘。但好在吳王自大,放了勾踐大王回國。我觀越國氣象,大王勵精圖治,又得範大夫和文大夫,有臥龍鳳雛相助,他日定能向吳王一雪前恥。”

“東方兄弟果然見識非凡,臥龍鳳雛卻是不敢當。”范蠡苦笑著搖了搖頭,嘆氣道:“可兵國大事,哪有那麼簡單?”

段譽心道:“你不會以為‘臥龍鳳雛’是在誇你倆吧?”

“我與文種本是南漢國人,彼時宋國皇帝趙匡胤矢志一統江南,故國南漢更先於南唐被趙宋滅國,我二人不欲為敵國效力,又不甘埋沒平生所學,就來了吳越這片番外之地。我與文種本更看好吳國,奈何吳國已有伍子胥當政,其才智不下於我二人,眼見在吳國沒有施展才能的餘地,我二人便來了越國,幸得大王不拘一格任用於我。我和文種雖說不上廢寢忘食,但也是兢兢業業,勵精圖治,越國這才有了一番蒸蒸氣象。”

范蠡目光幽遠,顯然是回憶起了那時的事情。

“可越國積弱已久,遠非吳國之敵,奈何大王一心伐吳,聽不進我二人勸諫,終至兵敗被俘。幸得我與文種買通吳國內臣,替大王陳說,才保全大王性命。大王被帶到吳國做人質三年,受盡屈辱,我和文種想盡了辦法才使吳王放大王歸國。我見大王歸來後性情大變,一心只想向吳王復仇,我與文種便向大王獻上了滅吳九術。”

“九術都是什麼?”段譽適時的續上了話。

范蠡略一沉吟,道:“第一術是尊天地,事鬼神,令大王有必勝之心。

第二是贈送吳王大量財幣,既使他習於奢侈,又去其防越之意。

第三是先向吳國借糧,再以蒸過的大谷歸還,告知吳王此谷種產量極高,吳王必會將蒸過的大谷發給農民當顧總,到時吳國田地顆粒無收,饑荒遍地。

第四是贈送美女給吳王,使吳王迷戀美色,不理政事。

第五是贈送巧匠,引誘吳王大起宮室高臺,耗其財力民力。

第六是賄賂吳王左右的奸臣,使之敗壞朝政。

第七是離間吳王的忠臣,迫得伍子胥自殺。

第八是積蓄糧草,充實國家財力。

第九是鑄造武器,訓練士卒,待機攻吳。”

段譽前世就聽說過滅吳九術,但只知道其中一術是大名鼎鼎的美人計,其餘的便不記得了。此時聽范蠡娓娓道來,才知道滅吳九術居然還有專門給吳國製造饑荒這樣的反*人類的損招,而范蠡言談中似乎對滅吳九術還頗為自得。

段譽並不是婦人之仁,只是以他後世生命財產第一的觀念,實在接受不了這樣視人命如草芥的毒計。

段譽當然不會當著范蠡表現出不滿,卻也懶得去恭維這樣的毒計,便道:“前日在王宮,與吳國所贈之劍對砍的越國寶劍,已稱得上精良,第九術既已見效,想來九術都已施展開,滅吳之日必不遠矣,卻不知範大夫所愁為何?”

“九術只施展七術,尚有兩術未施展。”范蠡糾正道:“而這兩術才是最重要的!”

段譽一怔,突然想起了在蘭亭苑的西施和鄭旦,她倆還沒被送去吳國,說明第四術還沒施展,可還有一術沒施展呢?

“不知是哪兩術尚未施展?”段譽當然不會說出他見過西施和鄭旦,便裝作兩術都不知道。

“第三術和第四術。誘使吳國種蒸過的大谷之計只能用一次,吳國百姓種不出穀子,吳王明白了原委,必然行兵來討伐越國,所以這一計只能在攻打吳國前一年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