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中院,就看到大槐樹下烏央烏央一片人。

大冬天的寒風凜冽,大傢伙也不怕冷。

一個個縮著脖子,雙手插在在袖筒裡,圍觀吃瓜。

人群中央,一個長著鞋拔子臉的三十多歲中年人,在那裡跳著腳吆喝。

他旁邊,‘友善’雌性婁曉娥也一臉氣憤。

見人越聚越多,許大茂也來了精神,頭髮毛幾乎豎立起來。

“大夥來評評理呀!我去紅星公社放電影,人家老鄉看我辛苦,送我了兩隻老母雞。”

“我沒捨得吃,養著用來生蛋,跟蛾子補身體的,這一轉眼,就丟了一隻!”

“咱們大院裡一定是進賊了。”

果然,和原著中一樣,許大茂丟了一隻老母雞,氣憤不過,故意把大傢伙吵起來,好為他主持公道。

至於許大茂說的是母雞是老鄉送的,李衛覺得這種說法應該打幾分折扣。

這年代大傢伙都不富裕,鄉下更加困難,母雞金貴的很,誰捨得送人?

不過,這似乎與我無關。

地球即將毀滅,這幫人還在為一隻母雞吵鬧。

記掛著‘改道計劃’,李衛沒有停留,穿過人群直接回了屋。

...

李衛不知道的是,正在圍觀喧囂聲的一大媽覷見他的身影,臉色瞬間蒼白起來,扭頭就向後院跑去。

回到屋內,李衛關好門,開始盤點生存物資。

這是在藍色空間號上養成的習慣。

每個月的第一天,褚巖船長都會當著全體船員的面,清查飛船儲備的食物和淡水。

黑暗的宇宙中,只有冰冷的岩石。

一滴水也許就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

...

六十二塊一毛錢和十斤糧票,五個白麵饅頭,五斤棒子麵,兩個半大白蘿蔔。

就這麼多了。

李衛把錢票卷在一起,裝進棉襖的內口袋裡。

根據原主的記憶,他知道四合院裡有小賊。

做完這一切,坐在床邊籌劃未來。

身為藍色海洋號上的首席技術專家,李衛擁有近乎過目不忘的本領。

精通物理學,化學,數學,天文學,太空戰艦機械學。

甚至還掌握了無工質可控核聚變發動機和次聲波氫彈製造圖紙。

同時,知道即將回到六十年代後,李衛又從量子計算機中獲取了地球時代人類的原始科技。

奈米晶片技術,六碳球超級電池技術,可控核聚變技術等。

至於證明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的證明之類的世界級難題,更是擁有多種證明方法。

如果在春風來到之後,他完全可以隨意發表幾篇論文,以此獲得榮譽和金錢,為實施改道計劃,奠定物質基礎。

可是,在這個年代,身為一個初中畢業的無業遊民,他連投稿的途徑都沒有。

至於做生意就更不用想了,大街上的修車鋪都是國營的。

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