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孔端操和王仲岏等人還每天派人偷偷在皇家商會大量採買糧食,一部分裝樣子在糧店裡出售,大部分則囤積下來,待價而沽。

他們都相信江辰購買到的糧食堅持不了多久!

於是,他們一邊製造糧食恐慌的氛圍,一邊全國各地報紙上瘋狂詆譭江辰,把所有的罪過都扣在了江辰的身上,邏輯是這樣的:

「江辰發明了蒸餾酒,用以拉攏商人和地主,商人與地主為了賺錢,就把大部分糧食拿去釀酒,如此才出現了全國缺糧的情況,江辰為了拉幫結派、鞏固權力、大發其財,根本就不顧社稷穩定與天下百姓的死活。」

再加上儒門之人的輿論引導,除了汴京之外,其他濟民報到達不了的地方,江辰直接就成為了國之惡賊,百姓公敵。

被貶到南京的曹廓和一些皇親國戚更是趁機發文說老杆子一案是被江辰冤枉的,與儒門合作搞起了「清君側除江辰」的大***。

***內容也很快在汴京小報上登載了出來,其中還穿插了一副把江辰紮成草人被南京學子焚燒的畫圖。

於是乎,汴京也很快有樣學樣,扎著個寫有江辰名字的草人,開始了學子***活動,有的聚集於皇宮門口,要求宋徽宗剷除國之逆賊,廢除理門;

有膽大的還跑去玉清山莊鬧騰,但這部分人都被理門百姓揍得很慘,哭著喊著逃出了玉清山莊。

於是乎,孔端友等人又給江辰安上了一個鼓動理門百姓毆打羞辱儒生的罪名。

挑起尖銳矛盾後,鋪天蓋地彈劾江辰的奏章就被送到了宋徽宗的御案之上。

蔡京和孔端友本以為這下江辰死定了,宋徽宗為了平息儒門眾怒、穩定社稷定然會對江辰進行處罰。

卻不料,所有彈劾江辰的奏章都被封存了,竟是無有一字批覆。

這讓蔡京和孔端友極為的不甘心,在接下來的一次大朝會上直接就向江辰揮出了刀子。

……

這一日,文武百官齊聚,崇政殿外也排起了長長的官員隊伍,凡是有資格參與大朝會的官員都來了。

孔家和蔡京聯手對付一個人的盛況,他們可不想錯過。

除此之外,宮門外還聚集了大量的學子,「除國賊、滅良辰」的口號此起彼伏,連站在大殿之內都能模糊聽見。

這使得絕大多數人望向江辰的目光都是濃濃的幸災樂禍和迫不及待。

宋徽宗則不悅的瞅了孔端友和蔡京一眼,端起茶杯不慌不忙的品了起來,絲毫沒有主動開口詢問的意思。

唔——

蔡京驚得眼皮一跳,心中莫名生出了一種不好的預感,欲要邁出的腳步立時就收了回去。

皇帝不開口,蔡京欲言又止,何執中閉目養神,這使得大殿之內的氣氛立時就變得詭異了起來。

落針可聞的寂靜壓抑之下,百官們互相瞧了瞧後,齊齊的看向了孔端友。

孔端友見門人弟子一個個都膽小怕事,不敢得罪宋徽宗,只能無奈的抖了抖袍袖,出列道:「官家,江辰發明蒸餾酒本是為國斂財之舉,但他卻為了拉攏權貴、廣植黨羽,將工藝廣而告之,致使天下人人藏糧釀酒,從而釀出糧荒之事。

如今百官惶恐,百姓惶恐,社稷動盪不安,學子更是群情激奮!

老臣叩請官家懲處女幹佞,平息民怨!」

「臣等叩請官家清君側,除國賊!」

崔顥和王仲岏等人爭先恐後的站了出來。

蔡京雖然沒有出列,但卻微微的點了一下頭。

於是蔡絛、李邦彥和白時仲等人也出列道:「為天下計,為百姓計,臣等叩請官家平息民怨,嚴懲女幹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