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大伴的奏摺?」

宋徽宗第一時間就接了過來。

雖然江辰多次抹黑童貫,但卻並沒有妨礙宋徽宗對童貫的喜愛和信任。

何執中見狀,立時冷聲道:「哼!這究竟是方臘逃竄了,還是朱勔撐不住了?

官家之前明明已有聖意,派江辰與高大人前去平亂,你們這是要逼官家出爾反爾嗎?」

「何相此言差矣!」

蔡京搖了搖頭,說道:「所謂事急從權!如今西大營急需整頓,高俅需要鎮守京師,萬萬不可輕離;至於江辰,如今手中更是無兵可用。

若等到他們忙完手裡的事情,方臘一旦再次做大,或者影響了江南各地的秋糧入京,從而耽擱了徵遼之事,這個責任誰來承擔?」

「你……」

何執中氣得直瞪眼。

鄭居中和高俅等人聞言,也齊齊噎住了。

他們都知道蔡京和應安道在撒謊,但卻毫無辦法。否則,蔡京一定會把朱勔沒有順利平亂的罪過推到他們身上。

於是,眾人都期待的看向了江辰。

而宋徽宗望向江辰的目光則帶上了幾分為難,童貫這位絕對心腹言辭懇切的相求,他實在有些不忍心拒絕。.

江辰見狀,暗自失望的搖了搖頭,笑道:「若應大人和蔡相所言屬實,方臘之亂真的平定,那可是件天大的好事!

不過,如今汴京謀逆之事尚未平息,逆賊韓虎還沒有緝拿歸案,加上張書夜張大人統帥的捧日軍和濟民軍大多不在汴京,只怕不宜調動過多兵馬前去平亂。」

說話間,江辰一臉笑眯眯的看向應安道,問道:「應大人,方才你說逆賊大多已經歸附朝廷,方臘也倉皇逃竄了,不知方臘如今尚有多少兵馬?」

「這……」

應安道被問傻了。

方臘不僅沒敗,反而還有四十多萬兵馬,可當下這種情況,他若是報出這個數字來,那豈不是先後矛盾了?

正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高俅一臉戲謔的笑道:

「以本官在西軍數年戍邊經驗來看,主力在被消滅的情況之下,逃竄之眾應該不足萬人才對。否則,那便是詐敗了!」

「沒,沒有詐敗!」

應安道趕忙否認,解釋道:「朱刺史的確使用示敵以弱的無雙妙計將方臘打得狼狽逃竄!

但方臘手中之兵,舉起鋤頭為兵,放下鋤頭便為民,實在難以確實統計人數。

加上不少山賊匪寇依附,若想畢其功於一役,朱刺史認為朝廷最好能派出十萬大軍,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十萬大軍?」

「你確定方臘敗了?」

宋徽宗與文武百官聞言齊齊變了臉色。

蔡京趕忙解釋道:「十萬大軍並非全是前去平亂,主要是押運江南各地糧草回京。

如今江南之亂雖然暫時平息,但為了不給逆賊喘息的機會,防止歸附的亂民再生事端,朱勔分軍圍剿鎮壓,手中已經沒有多餘的可用之兵了。」

「押運糧草需要十萬大軍?蔡相是當我們都不識兵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