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冗官之患(第1/2頁)
章節報錯
郭浩初在天牢中得知父親過世後,痛罵了江辰幾個時辰,留下一封自辯的血書,選擇了上吊自盡。
血書中對跟瑞王趙瑾和福王趙奕勾結老杆子韓虎之事供認不諱。
但卻否認了謀反之舉,指出玉璽、皇袍和所謂的死士都是江辰栽贓嫁禍,希望宋徽宗能看在郭家祖上功績的份上網開一面、饒過不知情的家人。
不過很可惜,由於江辰、聶山、燕王趙俁和越王趙偲把樞密院等當朝重臣的子侄親信涉案名單都給抹除撕毀了,留下的大多都是不受當權朝臣待見的舊有保守派。
這使得當朝重臣們完全失去了後顧之憂。
為了各自的利益算盤,為了進一步打壓舊有保守勢力,都想將此案做得越大越好,根本就不信所謂的血書,不僅如此,還當廷指出郭浩初乃是被人滅口。
而殺人滅口的首要懷疑目標正是大宗正司瓊王趙仲儡。
瓊王趙仲儡有十四位王爺兄弟,每人又生了十幾二十個小侯爺、節度使,男丁幾乎佔了整個皇家成員的三分之一,可謂是宋徽宗最為忌憚的一股皇家勢力。
對此眾人心知肚明,也明白這一切的背後推動者正是宋徽宗,不過打壓皇族成員對百官和世家有百利而無一害,是以都積極配合。
蔡京為了保住蔣之奇和魏伯鄒,以及藉此事打壓保守派,幾番爭論之下便與何執中、鄭居中等人達成了默契,否認了血書的真實性,一起將此事定性為了謀逆大案。
除此之外,他和蔡攸還想保住新任戶部侍郎宋運恆,只可惜,宋運恆人贓並獲之時,蔡薿和御史鄧玉、紀仲都親眼所見,根本就保無可保。
於是,蔡薿憑著私下進獻賬冊的功勞,終於如願以償的坐上了戶部侍郎的位置。
蔡京和蔡攸並不知道蔡薿背後的小動作,以為宋徽宗是在安撫他們,心裡還挺高興,覺得這一波不算太虧,畢竟獲取的權利遠遠大於失去的。
聶山也很高興,由於開封府尹大多是一年一換,甚至是半年幾個月一換,所以他對開封府上下的掌控力度並不強。
藉此機會把鄧倫鄧推官和無數陰奉陽違的吏員拿下後,讓他很有一種大權在握,政令暢通的舒爽感。
抄家抄得手軟的楊戩和顧鴻飛比他們還要高興,因為家裡的銀子多得都要堆不下了。
而在此事中最為開心的人則莫過於宋徽宗!
在燕王趙俁和越王趙偲的暗示下,曹國公曹廓等勳貴雖然知道自己是被人給坑害了,但得知高俅已經成功掌控了西大營和步軍司後,還是認命地找宋徽宗認罪,主動請求交出兵權,降爵罰罪。
宋徽宗裝模作樣安撫了一番後,將這些人都發配去了南京,雖然收回了兵權也貶低了爵位,但對這些人的財產卻秋毫無犯,也算是夠意思了,畢竟那些人家的錢財花十輩子也花不完。
不過瓊王趙仲儡就沒那麼好說話了,無論燕王趙俁和越王趙偲如何暗示,只是裝作聽不懂,對於勾結老杆子造反之事更是一個字都不肯認。
直到被圈禁在一處院落裡餓了三天三夜,實在堅持不下去了,這才意識到宋徽宗絕對不是跟他鬧著玩的。
驚恐之下,只能憋屈的表示願意辭去大宗正司的職位,與曹國公等人一般前去南京養老。
然而令瓊王沒想到的是,事情並非如此簡單。
宋徽宗並沒有直接答應,反而在安撫一番後,委婉表示讓他‘戴罪立功’幫忙清理皇族內的謀逆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