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開局一張金唱片(第1/3頁)
章節報錯
都說人的思想有三重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在今天,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但卻同樣買了顧徹專輯的網友,在看完了節目組給顧徹剪輯的花絮後,都不由陷入了這三重境界發出靈魂拷問。
【這是個人創作集錦花絮吧?】
【不,這不是個人創作花絮,這分明講的是顧徹身為粵劇演員的日常!】
【等等,顧徹就是粵劇演員啊,從小時候的八歲到現在的二十五歲,練習粵劇已經陪伴了他整整十七年!人生當中,又有多少個十七年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做同樣一件事?】
所以,顧徹無論創作才華有多優秀出色,無論是成為素人也好還是明星也好,“粵劇演員”這一身份已經緊緊烙印在了他身上,成為了他一個不可磨滅的標籤。
於是,網友不由發出一聲感嘆——
【高還是節目組高啊!】
隨著顧徹的創作花絮內容被越來越多的網友披露出去,再加上昨天掛在熱搜上的《我是唱作人3》特別企劃篇:夏天音樂會的餘韻加持。
顧徹,終上熱搜!
這次雖說有節目組加持,但畢竟節目已經做完,特別企劃篇也沒在跨洲播出,所以顧徹其實並沒有得到多少助力。
就跟昨天《我是唱作人3》能以單洲的討論熱度上了熱搜,讓一些業內公司從業人士感嘆這檔節目“真的是爆啊”一樣,今天顧徹專輯衝上熱搜,讓這些公司再次發現顧徹的迷之粉絲留存潛力。
顧徹的粉絲,是真的多啊!
顧徹的路人盤,也是真的大!
在#顧徹專輯花絮#擠入熱搜榜前二十名時,某個向來喜歡湊熱鬧的X乎網上,也立刻發出了許多跟顧徹有關的帖子。
某些男明星從出道開始,就特別受到網路上某個平臺的偏愛。
前有“天涯四帥”,後有“虎撲四妹”,如今以顧徹在某乎上的人氣,恐怕能加上一條“某乎御用代言人”了。
跟“顧徹”相關的詢問,在過去兩個月裡反反覆覆上了某乎網上的熱門評論,簡直是病毒式的入侵。
到現在,幾乎每天都會有跟顧徹相關的帖子發出來,並沒有隨著節目結束而降低頻率。
顧徹,雖不是某乎網代言人,但勝似某乎網代言人!
問:【如何看待顧徹靠著專輯花絮衝上熱搜這件事,他能否被稱為“雖還未出道,但已成為頂流的第一人?”】
在這條熱門提問下,有許多人踴躍回答。
【按照他的搜尋度,頂流已經稱得上了,這兩個月裡誰能有顧徹火?但頂流第一人不至於,顧徹的粉絲沒有那些偶像粉絲兇,戰鬥力其實也沒想象中強悍。另外,顧徹明顯也不走偶像路線,死了這條心吧,他永遠都不會出道的。哪怕要出道,也絕對是原創音樂人的身份出道。】
【偶像這條路就是青春飯,沒看當年的四大頂流現在都紛紛轉型,拍電影的拍電影,演電視劇的演電視劇。哪怕什麼都不行,那也成為了熱門跨洲綜藝的常駐嘉賓了,在我眼裡,顧徹雖未出道,但已經勝似出道了】
【人家都火出圈了,你還在糾結要出道不出道[擦汗],他根本不需要在出道這件事上糾結啊,他跟“出道”這個詞完全不匹配了,別人是出道即巔峰,他是發歌即巔峰,一直髮歌一直巔峰。】
討論著討論著,樓歪到了顧徹到底要不要出道這一問題上。
問:【如何看待《我是唱作人3》節目組對顧徹安排的創作花絮?】
在這條問題下,終於沒人歪樓。
那些一知半解地人,都認為這條花絮拍的非常不錯,將顧徹的個人特點糅合在了一起,是很精彩的一個花絮。
【雖然,好看是好看,但跟創作有關的乾貨沒多少就是了[滄桑.jpg]】
這條評論得到了網友熱烈點贊。
剛開始看時,感覺是不是搞錯了。看到一半,才發現是真的搞錯了。但看完全場,又覺得自己沒搞錯,已經懵懵懂懂。
這條花絮好像講了一大堆東西,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講。
或許,這就是剪輯的藝術?
某個疑似業內人士開口,點名了《我是唱作人3》節目組的野心!
【之前《王牌行動》給大家在綜藝上貢獻了專業級的舞臺表演,舞臺綜藝紛紛被嘲,引發新一輪內卷行動,請專家的請專家,請頂級的請頂級,拋棄頂流。
現在《我是唱作人3》估計是想要效彷《王牌行動》試試水,看能不能在節目花絮裡給大家貢獻一個好的紀錄片!顧徹的花絮是所有選手中最不一樣的,以紀錄片的形式展開,但顯然時間太短了,剪輯的比較著急,有很多事情都沒說出來,感覺只看了個大概。
所以,或許我們看到的花絮,只是黃啟新的一個想做紀錄片的野望,我們只是看了一些序而已,看不懂是正常的。將花絮理解為紀錄片剪輯出來的宣傳花絮,是不是就很一目瞭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