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顧徹佈置的場景很簡單,是一個很偏向現代古風的場景,用了很多假山石頭的佈景,背景畫布偏向明清時期。

在石頭的那一邊,站了一位穿著戲服的女子,峨眉頷首、用袖間的一段白色綢緞含羞帶怯地遮著自己一半的面容。

她的腮紅打的粉嫩,少女懷春的心思昭然若揭。

顧徹則一副現代中山衣裝扮,整體看上去有點像是民國時期,或者還要更往前一點,比較模湖。

他三兩步地出場,走路姿勢都是練過的戲把子姿勢,走起路來英俊瀟灑,風流倜儻。

他邊走,邊哀婉地哼唱出了一句戲詞。

“此恨綿綿無絕期咯,無絕期……”

這是一句粵劇腔調的戲詞,在顧徹的悠長氣息下襯得無比綿長,帶有濃濃的兒女情長的調。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顧徹一句粵劇戲腔驚豔亮相,就讓許多粵劇人士不由點了點頭。

這句戲腔的功底,很行!

氣息渾厚十足,聽說顧徹以前還是唱小生的,小生能做到這種氣息已經很不錯了。

就這麼一句歌詞,顧徹憑藉著悠長的唱調持續了足足近乎50秒!

所謂“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以這戲詞作為開頭,也能讓人先入為主知道這首歌表達的想法。

那必然是悽婉哀涼的。

在悠長的唱調過後,音樂開始響起,不是以樂器伴奏的形式,而是直接以人聲“啊”的形式引入。

“啊”聲此起彼伏,交織出了一首略帶纏綿悱惻的歌曲。

沒讓人等多久,顧徹低沉磁性的聲音響起,出乎意料的,這次他唱的是粵語。

粵語在代入感方面,怎麼說也是比粵劇強的。

聽到顧徹這個處理,許多人不由眼前一亮。

他們想到了另一首歌——《待你歸來》!

難道這會是繼《待你歸來》之後另一首粵劇與流行音樂結合的歌曲?

“夜幕的街巷,老樹裁新妝

臺前凳逼滿人,來睇大戲等開鑼

夜涼似新霜,遍找不見你輕衣揚

但聞鑼鼓響一片,臺上誰在訴離殤……”

顧徹的聲音開始加重,只是略微停頓,就立刻接上了下一句歌詞。

跟《待你歸來》的處理不同,這首《夢迴故苑》在歌曲前奏並沒有過多引入粵劇腔調,粵劇方面的歌詞沒有《待你歸來》這麼多。

但這首歌如此處理,卻並不會讓人覺得少了粵劇元素,畢竟開頭只是一句話卻將近五十秒的戲詞念唱,實在讓人很難以忘懷。

“一曲夢飄遠,恍忽少年時

你為我挑燈補冬衣,朗月照笛聲稀——”

何煥英清亮高昂的聲音在這一刻唱出,就如正在做一個恍忽迷離的夢境,她的歌聲猶如照世天音,仙音下凡似的地讓人當頭一棒,瞬間清醒!

但這清醒,又不是走出人世間的清醒,而是清醒現在和過去之間的前塵往事,讓人無需過多介懷。

“前塵如風吹不散溫馨片斷

又見月色濺紗窗!

怕聽粵韻聲聲嘆,悽婉何感傷~

但悲不見你親切面,任憑狂風敲心窗~

曲終人散不經意,一轉身雲煙隔斷,人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