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兩大地方的選角開始啟動,孫正新他們一天下來起碼要面試50個人。

這麼密集的面試,不僅考驗演員,他們要在有限的時間裡給導演留下最為深刻的印象。

也考驗導演,要在如此多的人當中找出最符合角色靈魂的那一個。

這一過程持續了七天。

七天之後,所有面試演員的資料已經全部整理完畢,上面也有導演對每一個演員的批語。

顧徹再次冒了出來,跟著批語來不停判斷演員適合哪一個角色。

在佈置重要角色時,顧徹還要看他們當時拍攝下來的面試影片。

看完之後,如果心裡還是有點猶豫,沒準還得叫演員過來面試第二次。

這部電視劇他們是決定當做精品去製作的,所以拿出來的都是要製作精品的精神。

業內人看見顧徹他們的態度如此嚴謹,一方面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覺得他們不太給面子。

尤其是行業裡一些大公司,他們推出的演員質量都比較優秀,覺得應該要給他們公司的演員一些特殊待遇。

但跟顧徹的經紀人葉銘溝通了好幾次,都沒有得成所願。

於是那些人紛紛都在暗地裡編排顧徹。

因為要討論顧徹而組起來的局,比往日要多許多。

“顧徹真的不怕得罪大公司?我聽說業內好幾個大型演員公司都去跟顧徹打招呼了,但全都無功而返。顧徹對外放話出去,說是一切都是公平競爭。”

有一個人道:“怎麼說呢,其實顧徹這種態度,我覺得他才是更想要做好這部劇,所以不給任何一個公司讓路。他寧願得罪大公司,不碰業內隱藏的潛規則,也要將自己心目中的人選給挑選出來。”

“對啊,對大公司來說,顧徹的做法就是不給他們臉面,但對於小公司來說,顧徹反而是他們能抓住的一個機會!”

“而且你們聽說了嗎,孫正新在演員工會上也放了通告出去,最近還在陸陸續續面試從演員工會里過來的人。”

演員工會是個很零散的組織,但也是演員們聚集最多的組織。

每一個公司的演員,都一定是在演員工會里註冊過的。

但在演員公會里註冊的演員,卻不一定有加入公司。

這個工會只要透過考核,就可以入住,不管你是兼職的還是全職的。

只不過大部分劇組會更加喜歡招收全職演員,認為他們全職的會比較專業,哪怕沒有公司也沒關係。

只要他們付出同等的勞動,得到的待遇不會比有公司的演員差。

夏國有很多一線演員,都是從頭到尾、由始至終演員工會派系,而不是公司派系。

只是後來紅了很久了,才稍微加入一個公司入住,但籤的合約都是無比寬鬆的,隨時能跑。

不過放在顧徹他們這裡,全職跟兼職都是一視同仁,只要挑選上的兼職演員,能夠保證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都能入住劇組,他們就OK。

因為演員工會的性質特殊,演員流量龐大,但又太過零散。

所以顧徹等人通告一發出去,不是很快就被宣傳得人盡皆知。

在演員工會那兒,想要過來參加試鏡的演員都是陸陸續續來的,這就導致了顧徹他們每天都有人過來面試。

挑選演員角色,他們原本定下一個星期的時間,後來變成半個月,再後來又推到了一個月。

顧徹也是親自參與選角,才發現選角這個環節很至關重要,也挺麻煩。

最近幾天,他就遇到過很多這種事。

看上的演員想要跟他敲定時間,不是說接下來的行程已經滿了,無法過來了。

就是想要爭取另一個角色,並不滿意敲定下來的角色。

經過多方的磨合,顧徹恍然發現,許多選下來的演員,已經與最初想要的演員班底大為不同。

但都控制在他劃定的形象之內,只是不是最初一眼就合心意的那些人而已。

顧徹感嘆道:“果然,選角就跟生活一樣,很難十全十美。”

又一次結束了演員工會那邊過來的角色面試,羅明理已經累癱在了沙發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