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情緒困在《陰天》中(第1/5頁)
章節報錯
將歌曲的事情解決了,顧徹繼續投入到電影拍攝當中。
粵劇電影拍得並不困難,唯一的難點在於有很多演員都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舞臺表情太過濃烈,導致在電影鏡頭裡看上去有些用力過勐。
但這並不是難以解決的問題。
他們演了這麼多年的戲,只是讓工作室的人收一收表情,調整幾次,就能變得遊刃有餘。
用力過勐,不等於不會演戲。
最怕的是那些不會演戲的用力過勐,自以為神態做得正確,其實一塌湖塗,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行。
讓他們去改正學習,還學不會,改不好,於是就有了網傳所謂的“歪鼻瞪眼”、“憤怒咆孝”、“深情假笑”。
粵劇演員拍攝粵劇電影,首先他們表情是對的,只是收斂一下,不要太過勐就行。
孫正新對這批演員很滿意,態度好、悟性高,表情也很活靈活現。
他甚至有種想法,如果以後要拍攝別的劇,也想要請這些演員過來演戲。
但轉頭一想,他自己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算了,何必耽誤這些粵劇演員呢,人家是專門演粵劇的,哪怕肯演,但工作室那邊也不一定願意放人啊!
孫正新抬頭一瞄,就瞄見了顧徹坐在一棵大樹下乘涼。
他走過去,問道:“顧徹,你確定你從來沒演過戲?”
顧徹手裡拿起一柄大蒲扇,正在給自己扇風。
現在天氣已經不熱了,但他穿的是古代服裝,裡三層外三層,所以感覺有點悶熱。
他道:“沒演過啊,我如果會演戲,也不一定會踏上歌手這條路了,畢竟出色的演員比歌手要賺錢許多。”
這話,顧徹說的是真情實感,那些拍攝影視劇的,一部片的片酬就能上億元。
後來還是國家看不下去了,為了提升影視劇的質量,限定了明星的片酬只能五千萬。
當然,你有你的陽光道,我有我的獨木橋。
明面上的薪水砍了,明星也有別的方法可以得到不屬於明面上的那筆錢。
前幾年,就有明星被爆出“陰陽合同”這件事,就是其中一種應對方法。
唱歌的歌手,對比起這些演員來說,可謂就是個窮唱歌的。
孫正新眼裡劃過一抹疑惑:“但我看你的演技,在鏡頭前的表現很好,一點都不像是初次面對電影鏡頭的,難道你在這方面很有天賦?”
他是電影導演,以前讀書時拍攝過電視劇,不是正兒八經的電視劇,類似是小短劇那種。
為了賺點生活費,學生時代他會去接由改編的小短劇,所以對於電視劇鏡頭裡的構圖是瞭解的。
後來畢業出來,他主要方向轉為了電影,電影的鏡頭跟電視劇的鏡頭又很不同。
總體而言,電影鏡頭為什麼會比電視劇要更顯高階感,一個是兩者展示出來的畫布大小不同,另一個就是電影鏡頭更加講究內斂,注重挖掘演員的微表情傳達。
電影普遍只有90120分鐘,而為了呈現出這短短几十上百分鐘的內容,可以花一兩個月的時間去拍攝。
這還是夏國科技發達了,有很多鏡頭可以運用科技去完成。
換做以前,一部電影的拍攝得花三四個月的時間,電視劇也是如此。
但現在的電視劇,一兩個月的時間足以拍下三十集連續劇,每一集都能做到一小時左右。
相同的時間下,拍攝所需要處理的內容、工作強度大為不同。
也難怪網友會覺得電影更為精品,任誰也不想看彷佛流水線生產出來的電視劇啊!
顧徹在鏡頭下的表現,讓孫正新非常意外。
劇組開拍後,他指導了很多人,唯獨沒有指導過顧徹,他彷佛是為鏡頭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