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各方反應,大震驚(第1/4頁)
章節報錯
“粵劇大電影?”孔平等三人不由發出質疑,感覺不可思議,那表情好一會兒都沒能緩過來。
顧徹安靜地等待著。
幾十秒後,還是羅明理最先反應過來了,問:“電影我聽說過,大電影我也有所耳聞,據說還是叫什麼網路大電影,只在網路上播出的電影,不是在電影院播出,但我聽說成績都一般般,你這粵劇大電影又是什麼鬼?”
何煥英也回過神來,“是啊,電影不在大熒幕播放,只在網路上播放,這還能被叫做電影嗎?”
孔平擔憂地說:“哪怕真的拍了出來,不管是在電影院裡播放,還是在網路上播放,粵劇電影,會有人看嗎?”
顧徹很澹定,他知道在說出這個想法後,會受到很多質疑,師兄姐幾人的反應也在他的預料之內。
說實話,如果不是在夢裡的地球看見《白蛇傳·情》後續推出了粵劇大電影,他也無法想象到——
粵劇,居然也能改編成電影,在影院或者網路上播放!
甚至,如果不是有大電影推出,《白蛇傳·情》恐怕還無法發酵到如此出名的地步!
雖然在這其中,地球裡的某個網站為《白蛇傳·情》的營銷狠狠出了一把力,但也是《白蛇傳·情》很符合他們網站的風格。
首先要風格合適,那才有營銷得起來的可能。
再者說,無論是古老的神話傳說故事,還是古老的粵劇這一劇種,都戳在了“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一點上。
隨著年輕人一輩的愛國熱潮燃起,越來越多優秀的傳統文化被人翻出來廣為稱讚,這種現象不是偶然誕生的,而是必然。
每一個人,都為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為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感到自豪!
正是這種自豪感,才讓《白蛇傳·情》恰逢其會,以年輕人愛國熱潮為風口,飛了起來。
但不管如何,這部劇的確本身也很優秀,所以造成了1+1遠大於2的效果。
比起電影版本的《白蛇傳·情》,舞臺版要更加受大眾的歡迎,口碑也更好。
但之前也提到過了,舞臺版本終究比較小眾,很多人都看過電影,但不一定會專門跑去劇院去看舞臺。
想要將一個本來就算是小眾的文化擴大成大眾文化,《白蛇傳·情》就必定要走上進一步改編的道路。
想要擴大它的影響力,就不能一直專注在舞臺上,而是得瞄準其他更加方便宣傳的方式。
這就是為什麼顧徹不想他們把精力放在全國巡演上的原因。
一來,離開南洲後,跟其他洲的劇院溝通交流,定下檔期,要花費很多時間。
這還是全國巡演,不是說你想要在東洲先演,就只顧著鑽研東洲的檔期,等東洲演完了,才來鑽研其他洲的檔期這麼簡單。
全國巡演的難度在於要將時間安排得合理,確保能接檔得上。
很多時候,可能這個月東洲你能拿下排片,但下個月去西洲時,那邊告訴你不行,這三個月的排片都被其他節目給預定了,你拿不到。
別小瞧觀眾對劇院的歡迎程度,雖然遠沒有電影院那些受歡迎,但也是有一批喜歡去劇院顧客的,對此,劇院也往往要決定好一個月內、甚至好幾個月的排片檔期。
等他們想要去其他洲表演時才做打算,就很可能遲了。
繁瑣的跨洲溝通,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想要從地方劇院裡啃下一塊骨頭,更加困難。
如果師兄將精力放在了全國巡演上,必然就沒辦法開戰《白蛇傳·情》的粵劇大電影製作。
電影,同樣也是需要盯梢的。